媒介产业的特征
文章介绍了以下五点:1产品的原创性和易过期性。在这个更新换代如同家常便饭的年代,没有自己独有的核心竞争力,你的产品很快就会埋没在不可抵挡的潮流之中,尸骨无存,甚至有的产品还没生产出来就已经过期了。2人的创意性本质。在媒介行业中不乏有才思泉涌的人才,有自己的特立独行之处,若要将性格鲜明,棱角分明的人掌控在你的手中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3媒介的社会角色。麦克卢曾说:“每件事人体的延伸,媒介可以是万物,万物皆媒介。”如印刷媒介是视觉的延伸,广播是听觉的延伸,电视则是视听觉的综合延伸。各种媒介的使用都会改变人的感觉平衡状态,产生不同的生理作用和对外部世界的认识和反应方式,影响社会的发展。4整个产业具有不稳定性。如电影叫座率的不可测性,当红艺人的人格陷阱。5全球化的影响。使媒介产业的压力变大,如何应对中国的冲击,政策支持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拥有核心竞争力。
传统管理学
传统管理学分为三部分:科学管理 行政管理=官僚管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认为经济是主要动机,通过对工作仔细,系统的分析后,确立最有效的方法,并进行工种培训,提高员工是素质,安排其在合适的岗位上,各施其职。认为工人的劳动报酬和其付出的劳动是成正比的。行政管理注重的是统筹规划,将管理职能分为计划,组织,决策,协作和控制。提出14项原则来规范员工,使之提高工作效率。官僚管理更注重优化组织结构,建立强有力的中央集权,严格的制度体系,监管力度,将员工和管理者分离。
传统的管理理论是将生产力和理论结合,奉行工具理性,站在公司管理层是视角,考虑如何将经济效益最大化,所以有人认为有其不足之处如过于重制度轻文化,重物轻人,重利轻义,重有形轻无形,重竞争轻和谐,心灵管理缺位——幸福感缺失。但个人认为虽然很多人认为传统管理学理论没有将人作为社会人,只考虑经纪人因素,而忽视了其合理性,一个公司必须要有严格的制度,不然整个组织会很随意散漫,不利于发展。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包括霍桑实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激励理论,XYZ理论。
霍桑试验是美国西方电气公司在芝加哥附近的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实验,通过调节员工工场环境下灯光的亮度,研究工作物理环境对工作效力的影响,实验证明,不仅光照亮度强的环境下工人的生产效率提高,在光照强度弱的环境下生产效率也提高了,说明员工不仅有生理和经济的需求,同时也有社会需求,这要求管理者应多与员工沟通交流,关心员工的工作以及生活状况。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的需求分为五个方面: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要求管理者通过员工不同的需求进行有效的激励,但是每个人的需求各不相同,每个人在不同时期内的需求也不同,这要求管理者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对胃口的激励。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提出,将工作的外部环境如公司制度、监督、工资、福利等归为保健因素,将在工作中得到的认可,自我实现,责任等作为激励因素,要求管理者在满足保健因素,使员工不会产生不满情绪的基础之上,运用激励因素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
X理论是从人性本恶的角度出发的,认为员工天生就有惰性,多工作没有兴趣,没用野心,要有消极的态度,所以强调控制和强制的方法来激励员工。Y理论是从人性本善的角度出发的,充分相信员工的能动性,可以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只要是人各施其职,奖励奖励机制则会取得更好的结果。Z理论则综合了XY理论,将管理这的强制、集权、决策保留,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满足员工的需求,制定工作目标。
在我看来传统管理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又都其优点和缺点,每个理论都要结合实际具体情况,不能生搬硬调。我家经营者一家火锅店,算是微小型企业,爸爸妈妈在经营管理的中,我看到了这两个理论的具体应用,当然制度是少不了的,没有规矩成不了方圆,从安排工作时间,工作分工到行为规范都有规定,并制定了奖赏制度,管理还算严格。同时也注重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关心员工的工作及生活情况,如平时主动找员工聊聊家常,过年过节会送员工小礼物,也会组织活动去娱乐,我们店里的关系还是比较和谐的。但是我同时也发现了问题,如果对员工太过于好,他们就会习以为常,认为理所应当,如果有一点什么要求没有满足的话就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现代管理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分为绩效理论,领导理论,系统管理,变化管理,品质管理和战略管理。
绩效管理即是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制定双方认可的合同,规定业绩目标,充分相信员工的自我调节能力,这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和信任人才的基础上的,就如在拍摄一部电影中,媒介公司与导演,演员之间有共同的目标,但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过多干扰,这样会使拍摄陷入混乱局面,无法完成高质量的作品。但由于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下,目标不稳定性,使理论很难实现。
领导者在一个公司里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领导人的权利分为“正式权力”和“非正式权力”。“正式权力”是上级或是职位所赋予的权力,“非正式权力”是由一个人的品质和个人魅力所赋予的,不是每一个领导人都同时同于两种权力,人是情感动物,人的行为是受自己的价值判断影响。眼光、激情、真诚、公正这都是公认的优良美德,使人信服,而不是强制的权力。领导者于管理者不同,领导者注重战略管理,进行公司的市场定位,是掌控船舶行驶方向的人,而管理者只是具体项目的策划者。领导人及其才能是社会的稀缺资源。
系统管理,从理性角度分析组织的运行,将组织活动分为投资、生产和产出三个步骤,而且通过研究外部环境以及反馈评估来更好地调整利用资源,通过合并、并购、垂直整合、多样化等方式来面对环境变化。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以顾客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的全部活动。现在很多公司本末倒置,一心获利,而忽视了最最重要的产品质量问题,制假作假,无视法律法规,蔑视社会道德,才会出现了问题奶粉,问题猪肉,自来水苯超标一件件可怕的事件,一家有一家的公司企业倒闭。
战略管理是确定战略目标发展并加以执行的战略性计划来达成目标,此文章中注重的是利用工具技术的发展来形成和提高竞争力。
我认为,现代管理制度中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不改变,就只能被迫向前。”在这个高速变化的时代,必须清楚地认清并把握时局,紧跟变化的节奏,是你去改变别人而不是被动接受改变,最后被抛弃遗忘,这需要领导人,管理者和每一个人都做一个敏锐的探索者,发现者,引领者。管理者还应有正确选择的天资,明确的目标,利用其它人的力量,让员工找到合适的组织。
媒介管理
第二部分媒介管理分为报业管理,广播管理,电视管理,混合管理四个部分
新闻报业管理提出了以下几点1新闻报业管理的结构分为不同层次,出版商是最高的掌控者,主编和主管保证新闻的内容,好友最基本的记者,作家,员工,组织结构中还有会计部,零售部,人事部闻,售后服务部。2对新闻管理的研究不足,很多学者将视线投入了新闻报纸的商业活动以及发行,而不是报业的经营管理方面。3网络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对传统媒体具有重大意义,在受到冲击的同时也面临着转型的机遇,如网上订阅等。
关于新闻报纸管理的书籍资料有很多,但内容之间脱节且不深刻,其实报业经营是可以深入探讨的,如所有权链对管理的影响,管理者受市场影响,传统媒介在网络媒介上扮演的角色等等。
广播管理基本是参照美国模式,因为美国广播电台遍布全球,1980年的广播曾做过一系列的调整,如增加对所有权的限制,国际之间的限制减少,具体地区的限制情况具体而定。学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关注广播就业管理,2在小市场范围内的媒介管理,3无线广播对广播节目的态度4电台垄断管理5双头垄断的经济意义6集体拥有所有权对官广播的意义,7如何改革优化广播产业结构。广播同样也受到新兴媒介的影响,在线广播和网络广播事业研究正在兴起,要求应重视中层管理者在日常生产中的作用以及网络管理,网络广播服务订阅。
电视管理,美国政策建立了电视双头垄断,使中层管理者更加关注与销售和发行而不是针对电视管理,同时也有着网络化趋势。
混合媒介管理,是将两种以及两种以上的相互整合利用,这是极具挑战又充满机遇的,混合媒介的发展应注重下面七个方面:交流沟通、保证、合作相互让步、报酬分配、文化内涵、竞争和消费者。越来越多的媒体组织信奉混合,相信随着进一步研究,就会无处不在。
信息产业的瞬息万变的产业特征导致媒介管理难有稳定的,有效的管理模式。文章最后得出了一些媒介经营管理的瓶颈。描述心为主,分析行为辅。产业导向为主,学术分析为辅,业界经验为主,学术分析更随。文学作品在实践和理论上都是有局限的,很多作品只是早期的描述,但是提供了很好的方向和基础。我们应该讲多学科如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接入分析。
那如何进一步发展和改革媒介经营管理呢,1建立不同级别的分析。包括未来十年全球宏观角度,随着媒体产业持续超越国际界限的趋势,媒介管理必须遵循。从最大范围直至最小的单位来研究。2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运用我们已有的理论基础,作为指导,并不断突破。3注重管理媒介融合的方式,4通过不同的应用策略,提高资金流转率,创新新产品,扩展商业模式,利用新科技,缓解压力,增大竞争力。5将经济社会,改革力量相互作用起来,6需要其他学术领域的相互交流,包括商业,社会和科学行为,这可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结果。
媒介经营管理正处于重要的十字路口,通过已有的理论基础以及进一步的研究,我相信未来是光明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