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辉煌
编辑
小学
清末,在市一中校址东北角与县背街(今北直街)交邻,为范家祠所在地,办有蒙馆收范家子弟就读。
清光绪30年(公元1904年)选派范郁材去北江(又称韶州)中学堂(广东韶州师范前身)读初级师范科(一年制)。
清光绪31年(1905年)结业后,回范家祠始办范家祠小学堂,按小学规格教育学童,这是 韶关市一中校史沿革的开始。[1] 当时,这座小学堂面积不大,只有260平方米左右。是年,德国基督教巴陵会在曲江城南互励路创办私立德华女子小学堂(在今中共韶关市委大院内),当时,曲江县城(今韶关城区)之官立、公立小学堂均未设立。范郁材及范氏家族基于民族自尊心,除祠堂外还捐了两栋祖屋办小学堂,兼收外姓学童入学,有二十多名学生,分男、女班,时韶州中学堂监督林耀东和之后的省立韶州中学堂张国熙校长,还派优秀师范生襄助范郁才办小学。[1]
光绪33年(1907年),因范郁才讲课出色,后为曲江官立高等小学纳入辖编,从起,统一用曲江官立高等小学校名。[1]
清宣统二年(1910年),韶州府中学堂林耀东校长(是时不称监督)举荐范郁材担任曲江官立高等小学校长。清宣统三年(1911年),广东省视学汪佩声视察曲江小学情况,对范郁材的讲课甚为赞赏。[1]
民国二年(1913年),曲江官立高等小学(范家祠址)毁于一场大火。[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