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徐州市丰县

凤鸣公园

丰县凤鸣公园(原名丰县公园,1996年易名丰县凤鸣公园),始建于1930年春,出丰城望华门(即东门),折而南,跨护城堤内外,即今解放路以南,人民路以北。公园内建有体育场,体育场内辟有足、篮、网、排球场,并设有单杠、双杠、平台等体育器材,是当时丰县群众体育活动和-的场所。公园东西堤东端建有游亭,名“望华亭”,以远望城东华山而取名。该亭1932年秋建,系木瓦结构的四角亭,飞檐翘角,叠脊合瓦,滴水迎风,并饰以凤鱼海马,上为莲花宝顶。亭东向,檐下悬“望华亭”三字匾额。园内同时建有中山堂,东西长25米,南北宽约12米,厅堂的屏风皆为透花木雕,堂内宽敞明亮。公园内沿堤每10米有石桌石凳,供游人休息或奕棋。中山堂西十余米的堤上立两块石碑,间隔五六米,东为“王团长敬久剿匪纪念碑”,西为“骑兵第三师师长张占魁、副师长杨天斌祸丰纪念碑”。两碑相邻,一功一罪,让后人评议千秋功过。纪念碑西南约70米为传说刘邦的“武台”,武台上有一草亭,书“望野亭”。日军侵占丰城时,公园建筑物被日机炸毁,一片荒凉景象。全国解放后,县委县政府对群众休闲娱乐场所非常重视,护城河内部分仍辟为公园,荷花垂柳,绿树成荫。建有假山、长廊,游亭、游船、老年人活动室等”,并重建了“凤鸣塔”。丰县凤鸣公园,风景秀丽,景色迷人。
丰县二坝玉龙湾湿地

二坝湿地位于丰县南部,大沙河镇二坝村境内。该湿地开成于1851年故黄河在砀山县蟠龙集决口,是大沙河生态旅游风光带的起点。该湿地总面积7300 亩,其中水面2300亩,滩涂5000余亩。湿地周边历史古迹较多,南侧至今还留存有明代建筑的故黄河大堤200多米。湿地内种植浅水藕2000余亩,外 侧种有油桃、白酥梨、苹果1300多亩,沿岸还栽植垂柳、翠竹、碧桃、腊梅、国槐50000余株,形成了荷叶连天一碧万顷,树木茂盛空气清新,花果飘香四 季常存的生态美景。

二坝湿地芦苇丛生,水草丰茂,水质洁净,水面宽广,终年保持1—4米的水位。近年来,因其自然风光优美,空气清新宜人,成为人们消暑纳凉、休闲度假的场 所。为把二坝湿地打造成精品生态旅游景点,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湿地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沿河景观道路、景观桥、绿化等建设工程已初具规模,其它 配套设施正在加快建设。

丰县栖凤生态园

栖凤生态园位于丰县新城区中心,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园区以果树种植、花卉栽培为主,辅以功能性建筑,集观光游览、健身休闲于 一体。全园分成五个区域,即入口集散区、林果展示区、湿地体验区、观光休闲区和景观林区,园内道路四通八达,取南北轴线方向为主轴线,整个平面以直线与曲 线相结合,形成一条主轴线、一个中心点;主轴两侧以曲线形园路进行绿化布置,为市民营造良好的休闲、游憩、健身优美环境。园内的水景、湖面、景桥、汀步, 可以满足现代人的亲水需要,远处花木葱郁,青翠欲滴,亭台廊架隐于其中,吸引人们寻幽探胜,成为一个以休闲娱乐、观赏采摘相结合的生态农业展示园。
丰县果都大观园
《果都大观园》,是大沙河镇投资200余万元兴建的一座集 果园、花园、公园于一体的新型游乐中心,占地380亩,园内共有三大景观、四大景区和十小景点。有宫保府、大观楼、民俗文化博物馆、汉代帝王馆、古丰城缩 影、儿童乐园和凉亭、曲桥、曲廊、假山、喷泉及各种花卉盆景,使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园林风格与现代设施有机结合起来,给人们休闲娱乐营造了一个舒适文雅 的环境。2005年被评 定为“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
《宫保府》系清代三朝重臣李卫的府第。李卫任太子少保时,雍正皇帝拨专款在六十六座楼(李卫的老家)为李卫建造一座府舍,故称“宫保府”。后由乾隆皇帝御 笔亲书“宫保府”的大幅匾额,悬挂在大门上方,以示封赏。不幸1851年,黄河在蟠龙集决口,宫保府和全村建筑被汹涌澎湃的洪水所吞没。1996年大沙河 人民和海内外的李氏宗族,捐资重建“宫保府”。新建的宫保府占地6亩,下有九间地下室,上有七间大殿,东西长36米,高15米,采取清代皇帝家园林式建筑 风格,古朴典雅气势雄伟。
《汉代帝王馆》为大观园主要景观之一,占地面积8000平方米,主馆东西长18米,建筑高达15米,大殿中堂塑有汉高祖刘邦的塑像,左侧是张良、萧何、曹 参、陈平等文臣谋士,右侧是樊哙、夏侯婴、周勃、王陵等威武上将,墙壁上画有戚夫人、吕雉、曹氏、博氏等画像,馆内设有东西厢房,西厢房塑有西汉惠帝刘 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等12位皇帝和高祖后吕雉、武帝后东阿娇的塑像,东厢房塑有东汉光武帝刘秀、明帝刘庄等12帝和光武帝后阴丽的塑像。馆内还塑有代 表汉代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地动仪,浑天仪、日规,另塑有汉华表和青龙、白虎神明灯。是两汉历史和文化景观的浓缩。

丰县汉皇祖陵园

丰县汉高祖刘邦的老家,被史家称为汉高故里,俗称汉皇故 里,其位置在今丰城西北七公里处的丰单公路北侧赵庄镇金刘寨村,汉皇祖陵园,就座落在村西白银河旁,因这里是刘邦的出生之地和儿时生活的地方,又是汉文化 的发祥地.故而此处古今扬名,四海皆知,皆称汉之故里,也曾吸引历代 的达官贵人,专家学者,特别是刘氏后裔前来旅游观光,考察访问,寻根拜祭,又因刘邦创建了大汉王朝和影响古今中外的大汉文化,故而刘邦被文史学家称之为汉 之始祖,汉皇祖陵园俗称汉皇林,此处是刘邦的曾祖父—魏国大夫刘清之墓所在地,白银河水绕陵园西北侧而过,这里交通方便,风景秀丽,是古今名人朝拜的胜 地,汉皇祖陵以刘清墓为中心,正北建有刘氏家祠,名汉里祠,东北角建有汉高祖刘邦的庙,名曰西王庙,西北角建有光武帝刘秀的庙,名曰东王庙,正东侧建有刘 备关公张飞桃园三结义庙,名曰三义庙,西侧为玄帝庙,前面为汉皇大殿,殿前为陵门,门前设有气势壮观的千米神道,神道两旁列以石人,石马,石丞相等大型石 雕,被誉为古丰胜景,因改朝换代,黄河屡决,古迹多有破坏,为了宏扬汉皇文化教育,开发旅游资源,振兴丰县经济,由刘邦的后裔率先发起,各级人民政府大力 支持,各方集资献力,于1990年月11月9日,开始对汉皇祖陵进行大规模修复,历三年之久,初步恢复了历史的本来面目,陵园分前后两大院,前院建有古典 式的汉皇大殿及东西厢房,大殿内陈列着汉皇二十四帝画像,塑像及简介和名人题词,东厢房陈列着开创平民天子之先河的汉高祖刘邦生平事迹展,西厢房是刘邦后 裔遍全球,即是古今中外,世界各地,刘氏宗亲会领袖的画像和玉照,陵门前两侧有威武雄壮的大石狮把门,壮观而威严,院内苍松翠柏,郁郁葱葱,奇花异草分外 美丽,浓厚的一派皇家园林风情,后院有犹如小丘的刘清之墓,以及刘邦显祖碑林,墓两侧设有两座刻有汉之故里和西汉高祖字样的古代石碑和碑亭,海内外刘氏裔 孙,多在此院举行祭拜活动。

 

汉皇祖陵自修复以来,引起海内外人士的极大反响,无数的专家学者、墨客骚人、党政要员、名人商贾,前来参观旅游,考察访问,特别是海内外的刘氏宗亲,寻根 问祖者,访宗亲者,更是络绎不绝,自1992年开放以来,每年都有海内外宗亲组成大型团体前来寻根,并慷慨解囊,乐作奉献,其中有马来西亚,香港,台湾, 新加坡,泰国,加拿大,美国,韩国.西班牙,日本,缅甸,印尼,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达数千人之多,同时在汉皇陵的发起主办人刘邦的第七十三代孙刘恒心先 生的带领下,以汉皇故里,汉皇祖陵为纽带,首先发启并组建了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和中华刘氏宗亲联谊会,开展了大规模国内外的,文化的,经济的,艺术的,医 学的等多种研讨和交流活动,世联会每两年一次,已在马来西亚柔佛州,中国徐州,泰国曼谷,中国平顶山召开了三次,并分别成立全世界刘氏汉文化研究会,企业 家协会和文艺家协会等组织,借以推进汉文化的发展,民族经济的振兴和祖国的统一,汉皇祖陵园已成为全世界刘氏家族公认的先祖莫地和共同朝拜的圣地,也是中 外学者公认的汉文化发祥的地方。

李奥运(2014-12-1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