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山区位独特,优势明显。营山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地处嘉陵江与渠江流域之间,是南充市的东大门,南与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故乡相望,北与开国元勋朱德元帅旧居相依,东出达川通湖北,南近广安达重庆,西至南充进成都,北上巴中到秦川,古往今来均系川东北经济、文化重镇。营山地处成都、重庆、西安三角经济区腹地,区位优势明显,距成都、重庆3小时车程,距南充仅1小时车程。达成铁路穿越县内11个乡镇,火车客站是全国第七大县级站,现达成铁路复线即将铺轨。公路网络完善,省道公路204线横贯东西,营渠、营蓬、营仪3条主要出境公路建成三级标准油路,营山——万源油路穿越消水、普岭等9个乡镇。全县油路总里程达320公里。四川省高速公路“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沪蓉高速路将过境营山至渠县。全县邮电通讯发达,程控电话、移动电话通达全球。电网并入国家大网,天然气工程并入全省输气干网,随着交通等基础瓶颈的破除,营山独特的区位优势将日益彰显。
营山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营山是一方古老的沃土。这里周为巴国,秦隶巴郡,汉属宕渠,唐置朗池,宋改营山,建县已达1400余年。营山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从宋至清,中进士者达57人,享有“科第仕宦,甲于蜀都”之美誉。近现代更是人才辈出:蜀派古琴家侯卓吾、水稻专家管相桓、铁道专家文蒸蔚、革命烈士杨伯恺、原国民党四川省政府主席邓锡侯、台湾惟觉大和尚等社会名流都出生、成长于此。营山更是一方红色的沃土,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1933年就建立了最早的苏维埃政权,以王定国为代表的5900多名营山儿女参加了红军,有3800名营山籍将士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汹涌的改革大潮中,营山的贤才俊杰更是层出不穷,他们的足迹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著名歌唱演员郭蓉、中央歌舞剧院交响乐园团长高艾、康佳集团总裁侯松容等,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营山资源丰富、物产富饶。营山全境地势北高南低,带状平坝横贯东西,最高海拔889米。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盛产水稻、玉米、红苕、生猪、蚕茧等农副产品。地上可供开发利用的动植物资源达1100多种,具有开发潜力的矿产资源有盐卤、石油、天然气、石灰石、硅砂岩、膨润土和菱铁矿。特别是2006年以来,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在我县境内发现了储量非常丰富的龙岗气田,现已进入大规模勘探开发阶段。根据科学预测,营山县油气储量十分丰富,这将为营山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