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场是著名的革命根据地,以胡幼松为首的革命先驱曾在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浴血奋战,建立了以陈场为中心的鄂中第一个红色政权。2004年来,陈场人民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以改革的手段统揽全局,以开放的心态应对挑战,以宏伟的气魄引领潮流,经济社会取得长足进展。2007年,全镇实现工商税收1006万元,在陈场镇、场中位居第3名;陈场镇委被湖北省委授予“五好”乡镇党委光荣称号。陈场镇结合本地实际,抢抓随岳高速公路即将全线贯通的机遇,把工业平台建设和小城市建设扭在一起抓,把满足民生诉求和完善市政设施扭在一起抓,打造大平台,营造大环境,促进大发展。2008年已投资300万元,完成了陈南大道东伸西延5000余米的土路基工程,新建了陈北大桥、园艺二桥、建材市场和二中路,特别是以陈南大道为一号工程的顺利推进,为城镇西延南扩拉开了架式,工业园区规模也由此进一步扩大,陈场城镇基本上形成了以工业园区为中心点的项目集聚区。在已有信达化工、仙发饲料、仙盟卫材、宏远鞋材、彩湖蛋品等7家规模以上企业的基础上,又有6个项目落户园区,其中绿之源豆制品项目已经初步建成,正在进行试生产;海翔化工、诚信棉业、捷奥皮革、德祥鞋材、三界塑业等5个项目在建。
经济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截止2008年,陈场镇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6300万元,实现工商税收567万元,其中国税445万元,占全年任务54%,地税122万元,占全年任务67%,为全年实现工商税收1200万元奠定了基础。以精细化工,精品卫材鞋材,精深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三精”产业集群进一步推进。同时,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巩固以园艺场“一场带四村”(沈湾、王桥、陈场、蔡桥)和张滩村等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的基础上,又以沙岭村为新试点,抓好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2008年全镇已有95%的村通水泥路,100%的村可通有线电视。此外,紧紧围绕优质水禽、优质水产、优质水果(瓜)、优质水稻制种等“四水”产业抓好基地建设、品牌建设和安全生产。在辉煌水产、德翔水产、盛世佳人果蔬合作社带动下,全镇的产业特色更加鲜明。“陈场蜜桔”、“双园蛋品”通过了无公害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伊湾萄葡”、“排中河泥鳅”正在申报产品产地认证。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