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画之乡——睢宁

家乡区县: 徐州市睢宁县

  儿童善于表现成人所不易注意的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现实与理想的结合,带 有很强的想象成份。他们画自己,而画面上的自己经常出现在想象的特殊环境之中,如与外星人、机器人、拟人化了的小动物们在一起。他们没有去过海底和太空,却爱画海底的世界,喜欢描绘天外的世界,在这类画面上,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希望。儿童画是现实和理想的结合,如有个儿童画的“水果丰收”竟在一棵树上,挂满了硕大的西瓜、苹果、葡萄、梨子、山楂果等,尽管与生活相悖近乎荒唐离奇,然而充满了想象力,还带有探索未来的神秘气息。儿童画题材的另一特点是对现实生活作稚气的描绘。儿童们画周围的世界:爸爸、妈妈、踢球、放风筝等,带有很强的主观表现成份。我们在儿童所热衷表现的绘画题材里可以看出,在孩子们的心中,世界是美好的,多彩的。
  儿童画在表现形式方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也有其自己的特点。儿童画好的造型,由于是在自己直观感受的支配下进行的。因此,儿童笔下的形象往往与现实的对象有很大的差距,有时夸张,有时削弱,有时浓烈,有时淡雅。他们不从物体的外貌上追求形体的透视、比例,尽情夸张,却收到意外的效果。儿童画在造型时,还有一些独特的创造。比如人头的仰视是不好画的,这在成人画家处理起来也是感到棘手的,儿童竟以其特殊的方式加以处理。有个5岁的小朋友画看星星的娃娃,把正面的人头反着画,动态感一下就画出来了。儿童的观察力是简单的,他只紧紧地抓住那“动”的特征就行了,别的不去管。抓特征,属于一种整体的观察方法,只有大量去掉非特征性的枝节,才可能从大体上保持住特征,这种从整体观察事物的方法,正是儿童观察事物的突出特点。
  在中国地图上只是2800多个小圆圈(县及县级行政区域)中的一个。但是,她却孕育了一朵艺术的奇葩,这就是睢宁儿童画。
  从1956年萌芽时算起,睢宁儿童画已有15000余幅作品送到70多个国家和地区展出,获国际各类奖项1300多个,包括外务大臣奖和特别金奖在内获金牌223枚。
  1996年底,国家文化部命名睢宁县为“儿童画之乡”,这是全国唯一的一个“儿童画之乡”。今年,国家领导人出访时,又将睢宁儿童画作为礼品,多次赠送外国友人和有关国际组织。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一方文明。
  睢宁人战天斗地、善于改造自然的举动和业绩,在激发着孩子们的创作热情的同时,也给小作者们提供了许多美丽的绘画题材。国际金奖作品《俺叫沙滩变果园》、《果林深处是我家》等,便是这方面的代表作。过去经济欠发达、相对闭塞的环境,也激发了儿童们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对美好家园的向往。刚刚出版的《中国睢宁儿童画》一书,收入百幅金奖作品。记者翻阅发现,描写睢宁家乡美景、果树动物、劳作收获等的作品达91幅。睢宁儿童画之所以能闻名世界,最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抓住了地域特色,二是画里有民族的东西,三是画里有农村孩子的质朴。
  从下邳国到睢宁,源远流长四千年。纵观睢宁文化发展的历史画卷,其中久负盛名、颇具影响、令人叹为观止的竟然是同一个文化品种,那就是绘画。绘画是睢宁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一支动脉。睢宁儿童画也正是汲取了睢宁四千多年丰厚的文化滋养,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迅速而茁壮地成长起来。
http://abc.wm23.com/xm1995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uzhou_suining.html

西蒙(2014-05-04)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