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故里,万花锦簇

家乡区县: 延安市宝塔区

万花山,又名牡丹山,位于延安市西南16公里处的杜甫川中,是公园的一处主要自然风景区。万花山以漫山遍谷的野生牡丹而闻名,山上生长着天然牡丹3万余株。每年的春夏时节,姹紫嫣红的牡丹竞相盛开,香气袭人,令你大饱眼福。主要景点有牡丹园、万花湖、府君庙、花木兰陵园等,是一处融自然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游览胜地。

每年春暖花开,柏树丛中到处奇花异草。其中野生牡丹历代盛名,满山遍野约五万多株,数十个品种,已被国家列为三级保护野生植物,据有关专家鉴定为中国牡丹的原生种之一,具有很高的科研和种群保护价值。万花山野生群牡丹历史久远,《大清一统志》载:“牡丹山,在肤施县南四十里,其他多产牡丹。山为名花占,故万花山得名于牡丹,又荣于牡丹”。洛阳牡丹兴盛之前,天下牡丹以延安为宗,所以延安可称为是中国牡丹的故乡。宋《图径本草》:“今丹延安山中皆有,但花有黄紫红白数色”。欧阳修《洛阳牡丹记》:“牡丹出丹州、延州”,并在《花谱》中载有延安红、丹州红,“皆谓产之杰然者。自丹延以西尤多,士人刈以为薪”。那时牡丹多到当地老乡时常砍斫牡丹茎杆当柴烧,这可说是天下一大奇观。

相传万花山所在地的花源头村又是巾帼英雄花木兰的故乡,这里建有规模宏伟的木兰陵园.。花木兰陵园,面积十八亩,位于万花山的花家陵山脚下,陵园依山而建,园内遍植松柏花卉。木兰冢前立有墓碑,墓碑上雕刻着著名书法家舒同撰写的“花将军之墓”五个大字。碑前矗立一尊花木兰的雕像,为木兰跨马征战的戎装石雕。雕像高3.5米,宽2.5米。花木兰全身披挂铠甲,左手握缰,右手执剑,战马前蹄扬起,逼真的再现了花木兰当年的英姿。木兰陵园是1984年延安市政府拨专款在原址上重新修建的,园内石碑刻写着《木兰诗》全文,以及廖沫沙与舒同分别题写的“木兰祠”、“木兰诗”。木兰冢前立有舒同题写的“花将军之墓”墓碑。

木兰姑娘替父从军的故事,大约在1500年以前就在民间广为流传。传说花木兰姓花,家住万花山下的花原村,17岁时,因自己的国家突然受到战争的威胁,其父欲应召为国从戌,却因年老体弱,力不从心。于是花木兰女扮男装,毅然代父从军。在战场上,英勇善战,12年的殊死征战中,屡建战功,由士兵晋升为将军。战争结束后,皇帝欲封其为朝廷大臣。花木兰却激流勇退,辞别了皇帝回到了家乡。当她脱下战袍,恢复女儿妆时,她的同伴大为惊讶,想不到和自己共同征战十二载的将军竟是一个楚楚动人女子。

在万花山顶上有一道长500米,宽100米的山梁,俗称“跑马梁”,据说是当年花木兰练武纵马的地方。山梁上有一颗由5株相生连体奇特的柏树,名“五龙柏”,系延安名木。

万花山的景点甚多,还有从军亭、望仙亭、吟诗亭、崔府君庙、群芳谱等。山下有万花湖,碧水荡漾,游船穿梭,石桥卧波,湖光山色相映,游人其乐无穷。当年,毛泽东主席在延安时,在日理万机中抽空于1939年5月和1940年5月先后两次同周恩来、朱德、董必武、林柏渠、任弼时等老一辈革命家慕名前往万花山观赏牡丹,至今,山上还留有毛主席赏花台供人参观。景区内还有数道石刻长壁,壁上镌刻着历代名人在万花山赏花时的即景诗和题词,其中江泽民总书记1989年9月11日在万花山视察时题写的“万花山”和李鹏委员长1990年11月来此视察时题写的“牡丹之乡”石刻引人注目。

近年来,在花源头村建起民俗文化村,地方风情浓郁,吸引了不少外地观光游客。 为了方便游览人士食宿,地方政府还在万花山景区旁投巨资建起了“万花山庄”宾馆,古朴典雅的建筑和现代建筑浑为一体,地方名吃和宽畅舒适的客房、会议室、健身房、娱乐设施,使来此游玩的客人留恋忘返。市旅游部门每年5月初在此举办“万花山花会”,吸引了众多外地观光来客,有的花间留影,有的赏花咏诗,有的泼墨作画,已成为延安一游览胜境。

hello彤彤好(2014-12-1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