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看电影都到电影院,有2D的,有3D的。条件高了,档次也有了,可是乐趣却少了。我们小时候,看的都是露天电影,不要钱。那时的农村,物质水平低,精神生活也很匮乏。除了打牌,老百姓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我们村有一片空地,平时有什么活动就放在那里,比如唱戏,放电影。
唱戏,是老年人喜欢的节目,也有年轻人去看,很少,即使去,也不是为看戏,而是凑凑热闹。放电影,老少皆宜,大家都能看,都能找到共鸣。我们这里是水乡,交通基本都是靠船。放电影的师傅就把放映机、电影银幕等东西放在船上,哪个村要放,就把船开到那边。电影银幕其实就是一块粗糙的白布,拿出来,用两根竹竿先支起来——这就是马上要放电影的信号。只要看到这个,一村的人,一下午都是开开心心的,都很期待。那时,每个月固定放两次,村村都放,为的就是让老百姓有点业余生活,轻松轻松。我们这里,村与村之间住得比较近,一般在两三里左右,走几步就到了。只要哪个村放电影,就有人赶着去看。我有一个邻居,那时四十几岁了,兴致极高,不管哪个村放电影,他都骑个自行车去看,像个孩子一样。
如果哪家有什么事情,给老人祝寿、儿子考上大学了等等,也可以花点钱,放一场露天电影,让大伙一起热闹热闹。放电影的时候,大家都自带板凳。只要听见今天放电影了,吃过晚饭,早早的就有人扛着凳子去占位置。大家都很自觉,前面的位置留着,让村里的老年人坐。年轻人靠后,有的爬在树上看,有的爬在墙头上看,还有的蹲在人家草垛上看。有时,前面排了很长,有的就直接站到反面看,人都是反的,也看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
看露天电影还能牵线搭桥。有的年轻人来看电影是假,看人是真,几场电影下来,总能成就几段姻缘。我有一个邻居,很老实,平时话就不多。父母一直为他的终身大事发愁。没想到,看了几场电影,遇到一个邻村的女孩,如花似玉,文文静静的,胆子一下子就大起来,回去就叫父母去提亲。看来,爱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看露天电影很随意,大家一起笑,一起恨,一起指指点点的,感觉非常惬意。我有一次看了个小范围的露天电影,在放电影的师傅的院子里。那天师傅高兴起来了,把我们都喊过去看电影。院子比较小,不好支银幕,就直接打在白墙上,很小的一块,跟现在的40吋的电视差不多大,虽然小,但是非常清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