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下半月,区队技术员序列入井次数、时长对标排序结果:综掘队技术员朱浩入井9个,时长104小时11分,排名第一;科室业务主管以上序列机电科主任工程师赵祥战入井11个,时长49小时26分,排名第一。”
……
2月3日,新桥煤矿早调度会上通报的一组数据让笔者猛一激灵——不少原本在科室的技术力量现在成了区队的技术员,而在区队担任技术员的技术骨干交流到科室“挂职”。轮岗锻炼的力度可不小!
经过一番走访,在这个春意渐浓的季节,笔者仿佛听到了骨节生长的声音。
走,到一线“强身健体”
朱浩,2008年7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在科室一直工作近5年,去年下半年,被选派到条件异常复杂的综掘队担任技术主管。
一到区队,朱浩仿佛有浑身使不完的劲儿。他一改自己往日性格文弱的形象,班前会上安排工作细致、果断,现场管理收放自如,并且抓住生产班员工规范操作这个“牛鼻子”,注重现场教学、及时纠偏。在他的专业技术“保驾护航”下,该队设备正常运转率相对稳定。偶尔遇到综掘机油管爆裂等需要机电工处理的问题,他也能三下五除二现场处理完毕,保证设备正常运转。这些让他在短时间内赢得了职工的信任。
“与工人沟通能力、现场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很快,这些都是他在科室学不到的知识。”队长陈树涛赞许颇多。
来,到科室“丰满羽翼”
“余厂长,您好,2605采煤机有个小故障,麻烦您安排一位师傅明天早班下井帮忙处理一下?”
“张经理,您好!左帮1米5、右帮1米7。没问题!”2月5日下班,笔者和赵祥站一路同行,不到30分钟的车程,他一连打了5个电话,不是协调队里的机电设备维修,就是给生产厂家沟通设计方案,笔者总也插不上话。
赵祥站2009年入矿后一直在开拓队担任技术员,后来通过公开竞聘担任开一队机电副队长。“有段时间感觉自己如‘井底之蛙’,抬头就是眼前的一片天,工作积极性不足,滋生了职业倦怠。”
2014年上半年,他轮岗到机电科担任主任工程师,主要负责采掘系统的机电设备管理。经过几个月的锻炼,“从以前的一个点到现在掌握一个面,的确比以前忙多了。”
“他最大的变化是心态。从区队成长起来,他懂得区队安全生产的不易。因此,不管是设备的维检修还是日常管理,他都能充分站在区队的角度全面考虑,既不增加区队的负担,又能尽快消除隐患。”综采队一名技术骨干深有感慨。
一走一来激活一池“春水”
新桥煤矿投产以来,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一百多人,至今仍在一般管理岗位的尚有60多人,一入矿就在同一个岗位工作的大有人在。
如何让青年大学生成长得更加稳健并克服“眼高手低”的弱项,一直是该矿党政心尖上最柔软的挂念。于是,轮岗锻炼应运而生。
轮岗锻炼激活了一池“春水”。2014年以来,该矿累计选派17名青年大学生轮岗锻炼。目前,还有不少人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主动提出申请要求参与。服务与被服务、指导与被指导等业务、技术的交流互动、专题研讨在该矿渐成常态。
“年轻的时候最好不要跟人比快,那样很容易摔跟头。最重要的功夫还是沉潜,潜下心来,苦心修炼,等待属于自己的那个时刻。”赵祥站在工作日志扉页摘录的一段话,道出了他对轮岗锻炼的体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