汁浓味鲜的舌尖美味

家乡区县: 无锡市惠山区

      无锡酱排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省汉族传统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此菜和无锡清水油面筋、惠山泥阿福并列为无锡三大名产而驰名中外,兴于1872-1909年(清光绪年间),随着无锡市工商业的迅速发展,许多肉店聘名师,苦经营,创名牌,争生意,先后出现过“老三珍”,“陆稿荐”,“老陆稿荐”,“真正陆稿荐”等牌号。由于相互竞争,肉骨头的质量不断提高。

      
1菜品特色

      无锡排骨的烹制十分讲究。一是选料精,需取三夹精的草排为原料。这种草排为原料。这种草排,一头猪身上只有七八斤,它的特点是肉质细嫩。二是作料要好,需要用黄豆酱油,绵白糖,老廒黄酒,还有葱、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三是操作要严,一百斤生的肉骨头,要加酱油十二斤,白糖三斤,黄酒三斤,用文火烧两个小时。最后制得六十四斤左右的无锡排骨,并保持其特色。

无锡酱排骨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其色泽酱红,肉质酥烂,骨香浓郁,汁浓味鲜,咸中带甜,充分体现了无锡菜肴的基本风味.

2.营养价值

      猪排骨提供人体生理活动必需的优质蛋白质、脂肪,尤其是丰富的钙质可维护骨骼健康。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奶粉,其中铁、钠等远远高于鲜肉,钙的含量更是远非其他食物所能比。骨具有滋阴润燥、益精补血的功效;适宜于气血不足,阴虚纳差者

3.相关典故

      济公传说

      传说,八百多年前的宋朝,十分邋遢的叫花子和尚济公,蓬头垢面身穿破袈裟,一手拿钵一手敲木鱼,腰间插着一把破蒲扇,化缘到无锡,从无锡东街化到西街,从南街化到北街,人人都嫌他脏,一碗斋饭也没有化到。
     后来,他就围着一爿陆记熟肉店转,转过来又转过去,不知转了多少趟。柜台里的一个小伙计看见 了,猜到他想吃肉,就故意问了:“你要吃猪肉?”济公点点头,就把钵送过去。小伙计就给了他几块猪肉。济公接过来,没有走几步,就吃完了。济公又转了回来,小伙计又问道:“你还想吃?”济公又点点头,就又给了他几块猪肉。济公三口两口又吃完了,仍不肯走。小伙计刚要再把肉给济公时,听见背后有脚步声,一看是老板来了,就对济公说:“你向老板要!”济公就向老板要。老板顺手就拿了几根骨头给他。济公不要,老板只好又给他几块猪肉,嘴里叽咕道:“肉给你吃光了,明天叫我卖骨头呵!”济公爽朗地回答道:“明天,你就卖骨头好了!”老板动气了,说:“你出家人,吃的百家饭,说话倒轻巧。骨头卖不到肉价钱,叫我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呀?”济公痴痴颠颠地说:“老板,你说的话就不在理了。俗话说:好金出在沙子里,好肉出在骨头边。骨头可以卖肉价钱。”


      老板想了半天,没有想出一句话来回答济公。济公边吃肉边教老板怎样煮骨头。后来,他又从腰间破蒲扇上撕下几根蒲茎交给老板,关照要跟骨头放在一起煮。说完,就无影无踪了。济公走后。老板看着柜台上一大堆肉骨头,心想:明天卖啥呢?他脑子忽然一亮,明天就按老和尚的指点,煮骨头卖吧!第二天,老板如法炮制,煮出的肉骨头,异香扑鼻,整个无锡城居民都闻香来买肉骨头。没有多少辰光,一卖而空。各个吃了都说好。从此,无锡的肉骨头的名声也就传开了。

      大热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其中一节讲到无锡酱排骨,“虽然不是蔗糖产区,无锡人却执著地选择了‘甜’,当地人认为,酱排骨最能代表无锡的美食,除了在选料和烹饪方法的讲究,最富盛名的,还是它浓重的偏甜口味……传统做法里,食糖几乎占到排骨重量的十分之一,这在中国其他地区的吃客们看来,实在难以想象。”想必看到这里,不少喜欢清淡的顺德人,一定会重重地摇下头,“那么多糖,如何忍受得了?”
不少人看到舌尖上的中国之后都到无锡来品尝一下无锡酱排骨,无锡酱排骨由此被全国很多人知晓。

 

能力秀主页地址:http://www.wm23.cn/yxsynocol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5854903.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789435964

synocol(2015-03-2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