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义是赣南西部一颗绿色明珠,森林覆盖率高达85.7%,拥有268万亩林地,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169多万立方米,活立竹7260万根,是我国南方48个重点林业县之一,是十大“中国竹乡”之一、中国南酸枣之乡,属于全国绿化模范县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示范县。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璀璨的历史文化,相信一个“开明开放、创业创新、兴绿兴游、和谐和美”的新崇义会让你流连忘返!真诚希望海内外宾朋前来崇义观光、休闲、旅游、度假、投资、兴业!
(一)崇义的自然风光优美至极,令人神往。
1、灵性清透的水。崇义山水孕育了章江源头,《山海经·海内东经》载:“章水出于聂都东山,向东注入彭泽西”,是江西省最早见于地理专著的水名。章江是赣江的主流之一,发源于聂都乡龙潭脑山中,潭脑山森林茂密、古树参天,山涧溪水四季长流,聂都至今还保存有300多年前建的章源桥为证。胜似漓江山水的杰坝七星湖水上度假村,80里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是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和湖南汝城温泉带一脉相承的崇义温泉,已发现上堡温泉、金坑温泉、茅坪热水,经地质部门勘探在县城也存在温泉眼。
2、千姿百态的山。崇义境内群山林密,云雾缭绕,层峦叠翠,竹海齐云,仅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全县就有110多座,是吸氧、避暑、休闲、健身生态旅游的理想境地。奇险俊野的齐云山。海拔2061.3米,赣南第一高峰、江西第二高峰的齐云山,大片俊秀神奇的原始森林,正在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色生态的阳岭。阳岭属于国家4A级森林公园,距崇义县城仅1.5公里,总面积6.8万亩,有3万亩的原始森林,森林覆盖率达95%,是赣南面积最大、保护最好、离县城最近、开发潜力最大的自然保护区。
3、鬼斧神工的聂都溶洞。人称“地下宫殿”的聂都大理石溶洞群实质为汉白玉溶洞,经过亿万年海水冲刷形成,是国内三处大理石溶洞中最古老、发育最好、景观最丰富的溶洞群,境内大小溶洞28个,星罗密布,幽深莫测,千姿百态各具特色,被誉为“大理岩溶第一洞”,也是江西省24个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4、农耕史诗的“上堡梯田”。从广东迁入的客家先民来到上堡这荒山野岭,从山脚开到山顶,开山凿田,让它们都变成田地,长出粮食。这一块块、一排排、一垅垅的梯田犹如横亘天地间的一部厚重史诗,足可见证客家先民的智慧和汗水,成为客家农耕文明的一道奇观,被列入为国内第三大梯田群落。
(二)崇义被誉为“亚热带动植物基因库”。
崇义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地区,气候温和,生态环境优越,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其中亚热带动植物种群极大多数有分布。根据初步调查,全县分布有林木树种123科892种,其中国家级保护树种水杉、秃杉、银杏等,有大面积濒危植物红豆杉林。动物有国家级珍稀野生动物黄腹角雉、金钱豹,还有猴子、锦鸡、蛇等野生动物;昆虫蝴蝶达千余种之多,1990年在阳岭采集的两种蝽科昆虫标本为世界首次发现新种。崇义是全国重点竹产区,竹类拥有7属42个品种,现有毛竹林面积58.5万亩,年产毛竹600万根。在崇义县过埠镇泮江村,发现有大面积太平洋早澳陶际标准笔石标本。这些岩石是太平洋地区早澳陶际火山爆发形成的,距今有300多万年的历史,全国共有6种标准笔石,崇义就有3种,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面积最大、种类最多的一处,其中新厂期“茅坪组”笔石就是以崇义的茅坪来命名的。崇义聂都乡有世界仅存的第三片大面积野生柑橘林,此前,野生柑橘林只在我国湖南发现过两处。野生柑橘林的发现,对于研究现代柑橘性状、改良柑橘品种、提高防病虫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齐云山生长着我国珍稀植物紫萁科的粤紫萁、雨蕨科的雨蕨、鳞毛蕨科的湖南黔蕨,证明了齐云山地区生物的多样性。这些被发现的珍稀植物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尤其是粤紫萁,在全国仅发现3株,其中香港2株,深圳1株。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