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之乡

家乡区县: 揭阳市榕城区

      揭阳赛龙舟活动,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揭阳素称水乡,溪涧交错环绕,榕江南北二河、练江、龙江水深流长,河面宽阔,波平浪静,是划龙舟的好地方。赛龙舟活动,历代不衰。龙舟历史悠久,造龙舟工艺也是首屈一指,做工讲究,精美绝伦。 随着岁月沧桑,如今潮汕地区,只有到揭阳的潭王和潮州的庵埠才能找到造龙舟的人。据《潮汕百科全书》第450页载:“龙舟为龙形的船,大小因地而异。潮汕地区的龙舟,以揭阳为代表”。 揭阳的龙舟,龙头高昂,龙尾高翘,龙身彩绘,形象逼真,雄伟美观。舟身长、宽以现有龙舟分二种:按照“老古路”建的,长32米,宽1.5米,高2米(舟底至龙头最高处);按照近年改革新建的,长28米,宽1.35米,高1.8米。设51桡(即25对和头桡1人),鼓手(全舟的鼓动者和指挥者)、锣手、舵手各1人,共54人。有些地方还安排一位“身份高”或出资多的人背坐于最前面,手执折扇,称“倚龙规”。龙舟的结构,分龙头、龙颈、龙身、龙尾四部分。龙颈和龙身相连,向上弯曲,顶端接上龙头。龙尾大部分也和龙身相连上翘,尾端装插卷曲的龙尾。旧时卷曲龙尾是用刺勾竹笋上盖“糖漏”精工培育而成,今多用塑料或不锈钢制成代替。龙身又分三部分,即前肚、中肚和后肚。前肚在鼓前部分,后肚在锣后部分,中肚在鼓后锣前部分。前肚和后肚也稍微上翘,所以前、后肚的船桡比中肚长,越向前、后越长。
龙舟赛有四种形式:表演赛,友谊赛,胜负赛,锦标赛。清末曾任福建巡抚的丁日昌,晚年定居揭阳时,曾发起主持、邀请潮阳、普宁、揭阳等地龙舟队在榕江南河进行比赛,结果,揭阳棉树红色舟夺魁,丁日昌授予“钦差大臣丁赏”红绒锦旗一面。1980年“龙舟赛”被国家体委定为“民间传统体育项目”,揭阳龙舟赛更为活跃。

wy信(2015-03-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