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介绍介绍中江的特产哦!!一定是棒棒的!!
中江柚
中江柚,以独特的风味著称。果大,皮薄,可食比例大。果肉乳白微黄,质地脆嫩化渣,酸甜适度,汁多味美,营养丰富,有止咳,化痰,顺气,平喘的药用功能。中江柚栽植历史悠久,但在漫长的岁月里,由于一般农民未掌握果树嫁接管理的科学技术,故发展缓慢。1975年柑桔选种,中江柚以它早产性,丰产性,耐贮性、抗逆性等各项指标均超过当地普通柚种,受到果树专家和有关部门重视,列为我县开发农业的重点项目。国家林业部列为全国“八五”百项林产品重点开发科技项目。1986年在全省柚类鉴评会上获唯一的肉质满分。1990年在德阳市柑桔鉴定会上又位居榜首。1991年在全省水果评审会上被专家评为肉质第一名,果形第二名的优质水果。
八宝油糕
八宝油糕是四川省中江县的汉族传统糕类特产,具有200多年的历史,由8种主要原辅材料精制而成。外观呈梅花状,表面油润光滑,口味纯甜,清香,突出鸡蛋和多种果料的滋味。食之具有油而不腻、外酥内细软、芳香绵糯的特点,且富有多种维生素,为糕点中之珍品。
中江空心挂面
中江空心挂面是四川省中江县汉族传统名吃。手工精制,条细如丝,粗如韭叶,神奇而中空,堪称一绝。因工艺复杂,受气候限制,历代以珍品上贡。它的特点是味甘色白,柔嫩可口,面体因经多次发酵而有微孔,故有“茎直中通”之说,其特别柔嫩易消化也缘于此。现在为增加其营养成份,在制作过程中又分别加以韭汁、菠菜汁、鸡蛋精、鸡蛋黄、朱神砂等制成蛋清面、蛋黄面、朱砂面、翡翠面等,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中江挂面曾先后数次被省、地、市、县评为地方优质特色食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是探亲访友、馈赠亲朋的最佳食品之一。
中江竹编
中江县内产慈竹,农家房前屋后,荒山野岭,遍地栽植,四季常绿,郁郁葱葱。
慈竹剖成篾块,篾丝,编织席垫,筛,筐,篓、篮、箕凉扇、门帘等等,为农民普遍从事的手工副业。民间有一大批能工巧匠。尤其以太和的竹扇,悦来的花簸箕,朝中的门帘、通济的京式提篮等产品最佳,工艺均较精巧。竹篾细如丝,薄如纸;’’,能编织出各型装饰图案,或花鸟虫鱼,或文字题诗。也有先编成后再配诗作画的。或素或艳,‘色调和谐,雅俗共赏,倍受青睐。竹编制品作馈赠礼物,不失为上品。
中江花石
凯江两岸素以产“菊花石”著称。据考证,中江花石是地壳变化的产物。几十万年以前,四川盆地是一片内海,后由于地壳运动,一些海底生物深深埋在地下,变成了珊瑚类化石,形成了具有灰黑,浅褐两种花纹的中江花石。花石分“棋石”和“文石”两种。文石产于城东玄武山下东溪河畔。据载, “相传初有掘地得石,文成龟蛇之状,群曰;‘此玄武之神,昭其灵也I’又说: ‘今观其处往往有文石,如龟蛇,松柏,渠竹,花草,人物等状,采者宜雨后觅之,则形倍分明,磨洗粗质制为器用,如案头镇纸之类亦有可观”。
中江棋石
旧志载有一则神话:“唐田真人名大神,自南洋来,隐栖妙山中,常与二道士奕。撤棋子于江,人取以献蜀王,旋失去,后又得于玉局洞前石盘内,自是中江产棋石”道光县志称“文石、棋石由来不同,今总谓之花石。文石母佳者今亦难得。棋石则城外沿江人户皆能制造” 历代人们采撷中江花石,根据不同的石质,色泽、花纹,琢磨成花瓶,手镯、戒指,墨砚,镇纸、烟具和图章等,精美细润,古朴典雅,独具一格,或根据天然花纹,雕琢成珍珠蛙,褐色龟,游鱼,狗,羊,马,牛,狮等,现代又添新品种:茶具,酒具、座屏,台灯等,千姿百态,维妙-维肖,不仅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也有较高艺术、经济价值。
中江藕
中江,素以产藕知名。金代诗人张斛《寓中江县楼》诗中写道: “薪炊白粲米,水蔓系红鲜。”农民们世世代代在浅水塘内种藕。建国前,全县藕产量约千余吨。 建国后,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山湾水塘增多,藕的年产量比建国前翻了几番。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许多区乡提倡鱼藕结合,把养鱼种藕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全县藕产量进一步增长,年产藕40001余吨。每年冬春两季不少鲜藕运销德阳、成都、绵阳。;资阳,内江等地,大受当地消费者青睐。
中江果蔗
中江果蔗,可直接食用,与瓜果共市,一般不用于榨糖。
中江果蔗,单株高约1.5米上下,直径3—6公分,重约1一2公斤。表色红,绿相间,又称花甘蔗。皮无筋,清脆、细嫩,汁多味美,鲜甜可口,堪称蔗中精品。民国时起,人们就用果蔗招待宾客。除去根梢,•剜去节皮,洗净,;断为•3—6寸长一段段:装盘上席,食之清心可口,有醒酒解腻、清热止咳的作用。中江果蔗以广福所产为最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