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龟、排菜碗

家乡区县: 福建省长泰县

【排龟、排菜碗】长泰民间祭祀祖先、诸神的祭品,各有不同,较普通的有肉(猪肉、羊肉、鸡肉、鸭肉等)、鱼类、糕(各家庭自制),果品(干果或生鲜水果)、蜜饯、酒、茶等。庙会时,各祖祠、庵庙还组织集体性的排猪羊、排龟、排菜碗等礼仪活动,根据特色。

排龟的“龟”,即糕粿,俗称大龟粿、红龟、米龟、糕仔粿等。红龟,用面粉(小麦粉)经发酵用做成龟形,有大有小,大的每粒约半斤重。包甜馅,甜馅料用熟地瓜配红糖(焦糖),或用熟红豆(捣成泥状)配上红糖制成。龟粿蒸熟后,逐个在表皮上点上红色或盖上红色印记,表示吉利。米龟,用糯米粉做成,先将糯米浸泡粉碎或直接磨浆在沥出水分,配上红糖,做成龟形粿,每个重3至5两。粿包上豆馅或肉馅等。龟粿蒸熟后,用粿印(木质模具,刻有类似龟背花纹)逐个在表皮印上龟背形。糕仔粿,用糯米粉做成,先将糯米炒熟并粉碎,配上红糖搅拌均匀,再用粿印(木质模具,刻有花纹或图案)压制成饼状,放于蒸笼中蒸熟即成。糕仔有大有小,一般为圆形,小的重约1两,大的重约1斤,皮面有花纹或图像,与模具图案一致。

各庵庙每年都组织一次排龟活动,凡是当年新生孩子(古俗为男孩)的家庭都有做大龟粿到寺庙参加集体祭祀,俗称排龟。龟粿相叠成塔形,高度达一米以上。因供祭的龟粿数量较多,有的改为箩筐装粿。过后,将龟粿分送给族人或者亲戚。此为,民众也常用发粿、甜粿等作为祭品。农村中,逢年过节,祭神祭祖,家家户户都自行做粿,沿袭数百年,是最广泛、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之一。

排菜碗,又称排彩碗、排大碗,“菜”为各种祭品,“碗”为盛祭品的瓷器(如瓷盘等)。每碗各盛不同的祭品,祭品摆成不同的造型。碗数的多少相同,如江都的瞻依堂供奉的祭品有24碗。有的宗族将祭品的种类、摆放式样也记载于族谱中,以便后代传承。枋洋、林墩地区还另有一种形式,用油饭(俗称米膏)做祭品,油饭用糯米及猪油、牡蛎干、巴浪鱼干等配料不断翻炒煮成,由当年新生孩子的家庭提供。庙会祭祀后,请族人共食油饭,谁家的油饭最好吃而被大家吃完,提供该油饭的家庭更显荣耀。西湖村龙兴官等处,在庙会时要请众人吃素菜饭,素菜饭用大米、芥菜煮成,以表清心。

冬虫夏草(2014-05-05)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