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焦山

家乡区县: 江苏省丹徒区

  焦山,系“镇江三山”(另两个是金山和北固山)名胜之一,一向以山水天成,古朴幽雅闻名于世。其碧波环抱,林木蓊郁,绿草如茵,满山苍翠,宛然碧玉浮江,是万里长江中唯一四面环水的游览岛屿,与对岸象山夹江对峙,正所谓“万川东注,一岛中立”,有江南“水上公园”之喻,被誉为“江中浮玉”。山高71米,周长2000余米,因东汉焦光隐居山中而得名。身临其境,确有“砥柱中流”之感,好似登上普陀仙岛,赢得中外游人慕名而至。

  俗话说:“山不在高,有仙则灵。”焦山的神仙就是东汉隐士焦光。东汉末年,焦光隐居在此,汉献帝曾三次下诏书请他出山做官,但他不愿和腐败朝廷同流合污,拒不应召。他在山上采药炼丹,治病救人,后人为了纪念他,改樵山为焦山。

  “焦山有座寺,藏在山凹里,不见形势,谓之山裹寺。”这是施耐庵在《水浒》中对焦山定慧寺景观特点的描述。定慧寺原名普济禅寺,是江南最早的寺庙之一,清朝康熙皇帝南巡经过焦山时,亲自题写了寺名匾额。

  与一些名山大川相比,焦山并不显得高大突出,但它有其独特之处,那就是闻名遐迩的江南第一大碑林—焦山碑林,气势磅礴的摩崖石刻和碑刻艺术,使焦山成为蜚声海内外的书法之山。焦山碑刻,篆、隶、真、草、行诸体皆备,风格迥异,或苍古峭拔,纵逸奇深,或严整舒朗,浑然厚重,真可谓汇千年古刻之隽美,融百家书法之精神。有“碑中之王”、“大字之祖”之称的旷世奇碑——“瘗鹤铭”,就出自焦山,北有《石门铭》,南有《瘗鹤铭》,焦山碑林与西安碑林一南一北,各领风骚,有人说西安碑林是雄浑的黄河文化的象征,而焦山碑林则是清奇的长江文化的凝结。它所拥有的更多的是人文个性的张扬。

  焦山自古以来名称很多,有樵山、谯山���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这些名称均是根据当时特定的情形或山体的自然特点而命名的。如樵山,取自于樵夫砍柴;谯山,取自于在此设有海防和瞭望哨所;狮子山、狮岩、双峰山等则取其形。只有焦山之名来得最具有传奇色彩和人文情趣,因而千百年一直沿用。

洛洛(2015-03-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