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岩连城—项南

家乡区县: 福建省连城县

  项南(1918—1997),原名项德崇,福建省连城县人。1918年11月出生于农民家庭。早年随父亲项与年从事闽浙赣边区革命根据地开辟工作。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为抗日救国,几经辗转,于1941年春,到达盐城新四军军部。1941年9月18日,出任建阳县政府首任财经科科长,为创建抗日新政权,开展敌后根据地的财政建设,打破日伪经济封锁作出重大贡献。1942年2月,先后任阜东县县委秘书、县委宣传部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盐阜五分区、十一分区财经处处长。1949年2月,赴皖中开辟新区。新中国建立后,先后任安徽省青年团书记、华东局青年团书记、团中央书记、中共福建省省委第一书记、省军区第一政委。党的第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1997年11月10日病逝于北京,享年79周岁。

  项南同志在农机部工作期间,把自己的专长学识和全部精力都投入工作中,致力于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多次出国考察,引进国外先进的农业机械和技术,借鉴国外先进经验。
他提出因地制宜发展农机化的战略性意见和发展村镇“五小工业”为农机积累资金的思路。他参与组织第二、三次全国农机化工作会议,在为农机工业的发展、农机化体系的建立、落实“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方针和农机行业的国际交流,引进先进技术等方面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专长与学识。他为农业机械现代化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他在主持福建省委工作期间,团结带领省委班子,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福建省实际情况提出开拓性的思路。他撰写理论文章和省报社论,宣传改革开放,更新观念;他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甄别福建省“地下党”案件,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他从福建的实际出发,提出了大念“山海经”的战略;他提出和组织实施了修建厦门国际机场和水口水电站、引进全自动程控电话等改变投资环境的“十大建设”,支持和鼓励为国有企业“松绑放权”,为福建的改革开放、经济的崛起和腾飞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大胆提出“乡镇企业打头阵”,积极倡导和扶植乡镇企业;他强调智力开发,以智取胜,推进山区和沿海两条线建设;他十分重视落实华侨政策,加强与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的联系与合作,激发华侨爱国爱乡热情。他热爱群众、体察民情,深受福建人民爱戴。他任职期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福建省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

   项南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他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忠诚党的事业,忠于人民。项南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崇高的思想品质、优良的工作作风、顽强拼搏的革命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6]
项南同志忠诚党的事业,忠于人民,无论是在对敌斗争中,还是在受到不公正待遇和“文化大革命”冲击时,他都矢志不移,坚信党的领导,顾全大局;他一生坚持真理,百折不挠,为人坦率正直,光明磊落,清正廉洁,以身作则,宽容大度,生活节俭朴素,不搞特殊,始终保持着人民公仆的本色;他严格要求子女和亲属,处处表现出一名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

lufy(2015-03-3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