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架山位于泉港区涂岭镇西南部,因巅峰形似笔架而得名(注:因山上有三个峰峦,形似妇女之头髻,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惠安知县陈永年登上此山观赏风光时,把三个峰峦比喻为“文人投笔之架”,从此改称为笔架山。山之中部的仙公寺,因山得名,也叫笔架寺。)
笔架山毗邻于惠安紫山,与洛江马甲的双髻山遥相对峙,主峰海拔781米,仅次于海拔797.5米的大雾山,是泉港第二高峰。
笔架山倚水耸立,山坞深幽,山上林木葱郁、鸟语花香、四季常青、奇石错峙,层峦叠翠,巅峰之下,峭壁沟壑,之间得一巨石相接,谓之“天桥”,登桥远眺,脚下云飞雾盈,飘飘然有身临仙境之慨。
每到春天时节,这里红花遍野、新绿满山、泉水淙淙、林涛阵阵,四周山峦叠翠,赏心悦目。山上古迹多多,个中均有美妙传说。不少景观奇特,令人神游忘返。各种对联碑刻,内涵发人深省。历朝历代,仕儒盈道,群贤雅集,名宦不断。及至当代,中外游客,纷至沓来,它早自东晋二年就驰名海内外,真是一个休闲避暑胜地。
笔架山古寺依山屹立,天天迎朝日送夕阳,常常与云雾风雨为伴,饱含天地之精灵,见证千年沧桑之巨变。与洛江马甲的双髻山遥相呼应。现在的寺宇建筑乃1980年以后黄田村民依照旧有规模重新修复,并增建了亭阁三处。左边是“仙公阁”(传说因祀“何氏九仙”而名,是泉州仙公始祖。),中间是“观音殿”,右边是“三宝殿”,三殿处于同一水平面,甚是壮观。
笔架寺集自然风光、人文胜迹于一身,是泉港乃至闽南一带不可多得的旅游胜地。登临此地如入仙苑,但见陡岩峭壁,危崖处处,攀至绝顶巅岩,习习山风裹挟着松涛阵响,浑如天籁之音,极目远眺,群山迤逦,远村近树,尽收眼底,更兼远处东海浪涌,颠连直接沧溟,此时,一切尘嚣俗气,尽随轻烟飞逝,令人飘飘然不知身归何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