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市是“中国香榧之乡”,是香榧的原产地和主产地,已有1300多年的香榧栽培历史,现有古香榧群落上百个,百年以上古香榧树3万多株。从2001年开始,市委、市政府出台香榧种植扶持政策,10年落实财政补助资金近2000万元,鼓励山区乡镇大力发展香榧种植。经过10多年培育发展,全市香榧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现有香榧面积11.5万亩,主要分布在谷来、竹溪、雅璜、通源、长乐等地。全市有香榧生产、经营企业20余家,其中省级林业龙头企业4家,实现香榧年产值2亿多元。随着投产面积的不断扩大,香榧产量将成倍增长,去年达450吨,接下去年产量可望达到900吨。
近年来,嵊州市香榧在市场上面临着不同产地香榧的冲击。为确保香榧产业的健康发展,从今年起,市财政将每年投入400万元、4年投入1600万元专项资金,以提升香榧基地建设水平,注册“嵊州香榧”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加快香榧品牌整合,扶持香榧产业发展。
香榧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干果,主要产于会稽山区。嵊州是全国仅有的3个“中国香榧之乡”之一。据史料记载,嵊州香榧人工栽培历史已达到1300多年,食其果的历史更加久远,早在南宋时期就有盛产香榧的记载,清朝时期曾作为朝廷贡品。
嵊州香榧
嵊州香榧
为加快香榧产业发展,嵊州市委、市政府在2001年出台了《关于扶持效益农业和山区乡镇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鼓励山区乡镇发展香榧基地和香榧嫁接。六年来共落实财政补助资金826万元,发展香榧7万多亩,嫁接香榧100多万株,我市香榧产业得到迅猛发展。截止2006年底,全市共有香榧种植面积8.1万亩,其中盛产面积6500亩,有百年以上香榧古树近3万株,拥有谷来镇“山珍”、“山森”、通源乡“白玉尖”、竹溪乡“越山”、雅璜乡“雅璜”、长乐镇“昆山”等6个面积达2万多亩的省级森林食品基地,拥有雅璜、谷来、通源等3个面积1.1万亩的绍兴市级香榧自然保护小区。
为提高香榧产业的科技含量,嵊州市人民政府还聘请浙江林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戴文圣教授担任产业顾问,开展了生态优质香榧生产的科技研究,建立了产学研基地,制订了嵊州市香榧生产技术标准。同时,充分发挥市林业局香榧大师等农技人员的作用,依托“农技110”、农民信箱、林业信息网等平台,积极推广香榧嫁接、遮荫、雄榧培育等实用技术,2006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1期,培训1500多人次,发放1万多份(条)技术资料。
通过实施无公害管理,嵊州香榧的品质不断提升,在省内外大城市如上海、广州、北京、杭州、宁波等,已有一定的知名度,市场占有率大大提高。目前,全市已有一定规模的香榧生产企业5家,其中绍兴市级龙头企业1家(山珍食品)。拥有“山珍”、“山森”、“白玉尖”、“才兴”、“谷来”等有一定知名度的香榧品牌20多个,其中“山森”、“山珍”、“白玉尖”还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AA”级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山珍”、“山森”牌香榧还多次在浙江农业博览会上金银奖,并成为绍兴市著名商标。
迅速壮大的香榧产业,为嵊州更多的山村铺就一条兴林富民之路。2006年全市香榧干果产量370吨,香榧总产值达7000万元,其中谷来镇袁郭岭村香榧干果产量超过50吨,仅此一项人均收入达8000元,最多的一户农户收入达8万多元。目前,谷来镇已依托香榧产业成功创建为浙江省首批兴林富民示范乡镇,谷来镇袁郭岭村、通源乡松明培村、竹溪乡郑家坞村、谷来镇榆树等村也先后成为浙江省、绍兴市兴林富民示范村。香榧产业已成为嵊州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亮点,成为我市山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
2007年香榧产量有所减少,全市干果产量31万公斤,由于香榧价格比去年大幅上升,香榧产值比去年增加约10%达7700万元,再创历史新高。去冬今春还完成香榧嫁接50多万株。
营养成分
种仁含脂肪49.3%~58.0%,其中油酸、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8.4%,含蛋白质7.7%~12.5%,糖份1.0%~2.4%,且含多种维生素。
每100克含水分6.4克,蛋白质10克,脂肪44.1克,碳水化合物29.8克,粗纤维6.8克,灰分2.9克,另含钙71毫克,磷275毫克,铁3.6毫克。榧子所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此外,榧子中还含有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化学成分
种子含脂肪油,中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的甘油酯、甾醇。又含草酸、葡萄糖、多糖、挥发油、鞣质等。
植物文化
三代果
伴随市场的火爆,香榧炒作越演越烈,甚至还有炮制出“千年香榧三代果
千年香榧树
千年香榧树
”的概念。某地新出的一本关于香榧的文集,超过半数的文字都在鼓吹“三代果”说。他们还搬出清《乾隆诸暨县志》上的记载:榧树每三年始可采,叠三节,每年采一节,俗称“三代果”。
三代果既是“俗称”,也有一定的民俗价值,产区农民在办婚嫁喜事时用香榧作“喜果”,以讨彩头。
诗词
香榧子,因期“木名文木,裴然章采,故谓之木榧”,以产于浙江诸暨枫桥者为著名。
《乞蜂儿榧子郭德谊》(宋·何坦):“味甘宣邵蜂雏蜜,韵胜雍城骆乳酥。一点生春两齿颊,十年飞梦绕江湖。”“银甲弹开香粉坠,金盘堆起乳花园,乞君东阁长生供,寿我北堂难老仙。”
《香榧》(宋·苏东坡):“彼美玉山果,桀为金盘玉。”“驱除三彭虫,已我心腹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