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八先生墓”(亦称“十八学士”),被列为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的名胜古迹,这座古墓里埋葬着南明永历王朝内阁大学士吴贞毓、武安候郑允元、大理寺少卿杨忠等18位重臣的忠骨,这段300多年的公案,历代史家有褒有贬,毁誉不一,但古迹一直为后人所敬仰,墓地已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新中国建立后,政府多次拨款维修祠、墓,并列为省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全国仅存在的南明王朝遗迹,是国内外研究南明史学者注目之地。
“明十八先生墓”位于县城天榜山下,为南明永历朝臣吴贞毓等18人殉难处,由墓区、祠堂、摩崖石刻三部分组成。
永历朝廷迁到安龙后,为防范居心叵测的孙可望倾覆朝廷,1653年1月,永历帝与随臣吴贞毓、阴禄、全为国、徐极、林青阳、张镌等十八朝臣合谋,欲召正在广西抗击清军的李定国入卫,护守安龙,以遏制孙可望。不料谋泄,孙可望遣将至安龙问罪,将18名朝臣下狱、杀害,史称“十八先生狱”。
吴贞毓等十八人殉难后,其家属及安龙百姓将他们合葬于城内西北隅天榜山下。永历十年(公元1656年)正月,李定国由广西至安龙为十八人垒墓,建庙于马场。永历十二年(公元1658年)朱由榔移居昆明,遣使赴安龙为十八人树碑,碑镌“明十八先生成仁之处”九个大字,由朱由榔亲题。至此“十八先生”之称便流传下来。道光二十九年(公元1849年)张瑛重修十八先生墓、祠,张之洞撰《吊十八先生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