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我家乡的特产,我首先想到的是冬枣,它还有一个特别雅致的名字就是“金丝小枣”。下面我就把我家乡的特产—金丝小枣介绍给大家。
要说金丝小枣,它的历史也是非常悠久的。相传,徐福率男女千人在此逗留两年有余,遍寻不老仙丹。时土人奉异果于前,采摘于冬初,壮大如卵,晶圆剔透,落地即酥,入口甘甜,食之神清气爽,众人品之,以为“神果”。然咸阳据此千里之遥,路途艰难,纵使快马加鞭,送至国都已是“香销玉殒”,始皇终无口福。明朝弘治帝、孝宗朱佑樘(公元1470—1505年)原配张氏,青县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之女,先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册立为后。公元1490年,为治水患,孝宗命人在南运河上南自东平、北至兴济开挖减河等分洪渠道。为眷顾家乡,张皇后诏谕胞弟张鹤龄、张延龄督办疏浚兴济减河,时人开始称兴济减河为“娘娘河”。娘娘河源兴济,出青县过静海入黄骅境,经乾符、隆庄、聚馆、桃园,向东流入渤海,全长96公里。时黄骅之地归河间府沧州辖。河间府每年搜集治下特产,供奉大内以邀其宠,娘娘河畔聚馆冬枣以其皮薄、肉脆、质优、味甘的特异品质名列其中。冬枣甫一入宫,即得孝宗和张皇后青睐,被钦定为“贡品”,年年来朝。此制一直沿袭至清,冬枣也由此成为“百果之王”,枣中极品。
当然,黄骅的冬枣的味道也是好极了的。每年十一回家总会给宿舍的同学们带些冬枣来吃,大家对冬枣可以说赞不绝口。黄骅冬枣皮薄、肉厚、核小,肉质细嫩而酥脆,酸甜适口,口感极佳,“食之若夏朝雨露,得回肠荡气之益;含之似攀月撷霞,有梦绕魂牵之诱”,为果中珍品。据测定,黄骅冬枣总糖含量32.2%,总酸0.367%,每百克鲜枣维生素C含量354毫克,并富含多种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保健价值极高,有“长寿果”之美誉。1996年10月,在黄骅冬枣论证会上,被与会专家誉为“全国260余个鲜食枣品之冠”。黄骅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目前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成熟后落在地上能开裂;汁多无渣,甘甜清香;可溶性固形物35-38%,肉厚核小,可食率冬枣达96.1%。
冬枣除了好吃,它也是很有营养的。冬枣含有天门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等19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总含量为0.985mg/100g;含蛋白质1.65%;膳食纤维2.3%,总量17.%;总黄酮0.26%;烟酸0.87mg/100g;胡萝卜素1.1mg/kg;维生素B1 0.1mg/kg;维生素B2 2.2mg/kg;维生素C的含量尤其丰富,达352mg/100g;是苹果维生素C含量的70倍,梨的100倍,金丝小枣的20倍,有“活维生素丸”之美誉。此外,冬枣果实还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有保持毛细血管畅通、防止血管壁脆性增加的功能,对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病症有疗效,有防癌之功效。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