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家乡,每年过年都过得红红火火,而让我最欢喜的就是帮家里刻花。说到这里很多人会有疑问:什么是刻花?其他地方过年都会蒸馒头,我的家乡不仅蒸馒头,也会用各种各样的模子刻出各式的花。
蒸制面花是黄骅当地的传统节日习俗,黄骅面花制作技艺流行于黄骅市农村区域,以羊二庄镇最具代表性,其面花制作除用面花模子磕制外,还有极具地方特色的麦垛、刺猬、仓官(田鼠)等。黄骅面花,造型美观、形意结合、构思独特、惟妙惟肖,做工讲究、松软香甜。
据县志记载,自明朝燕王朱棣,以“靖难”诛奸、入京“扫碑”为名,大肆杀戮当地土著居民,导致土地荒芜、人烟稀少。永乐二年,穷苦贫民自山西洪洞迁徙至此,在渤海之滨扎根繁衍。由于本地土质盐碱,粮食产量很低,人们食不果腹、朝不保夕,面粉尤显珍贵。逢年过节,祭拜神灵祖先,拿不出像样的供品,便用平日舍不得吃的面粉,蒸制成鸡、鱼、麦垛、刺猬、仓官(田鼠)等形状的面食,作为供品敬奉神灵祖先,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幸福吉祥。
这一习俗世代相沿,随着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步改善,面花已不再局限于年节祭祀活动。每逢人生礼仪、婚庆嫁娶等大事,都要蒸制面花,面花逐渐成为人们走亲访友的必备礼品。伴随这一习俗的盛行,能工巧匠们雕刻出专门制作面花的木质模子,供人们使用。木质面花模子的使用,丰富了面花的艺术内涵,大大提高了面花的审美观赏性。逢年过节,儿婚女嫁,小小面花蕴含了浓浓的亲情、友情,传递着绵绵的思念、祝福,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盼,表达着当地居民心理感情和文化内涵,强化了民俗情节和民俗特色。 黄骅面花兼具民俗艺术品和食用品功能,贴近生活,展示人间真情,在长期发展变化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堪称中华食文化百花园中一枝璀璨的奇葩。
而在这种精美的面点背后,还有一个同样美丽的传说,如面花上的纹络,行云流水,丝丝入扣,浸润您的心…… 那一年乾隆皇帝微服私访,自京师沿运河南下,然后弃舟而行,至渤海之滨的韩村(今黄骅),突然想起一件事:明天就是自己的生日了。乾隆爷决定在这滨海城镇过个像模像样的生日,于是向当地知县传下口谕,明日午时安排一桌寿宴。 这下可愁坏了知县。要知如今已是初冬时节,其它菜品都好说,这寿桃,去哪里置办呢?深夜,知县依旧在灯下长吁短叹,坏了皇帝雅兴,恐官帽不保。 这时,知县的女儿花儿轻轻走到父亲身边,问清原委后,心生一计:以木刻模,和面为材,手工制作一个寿桃,或可蒙混过关。 知县眼睛一亮,又面露难色,这刻模巧匠难寻啊。 花儿轻描淡写地说:“何不让小木匠试试?” 书中暗表,小木匠原是知县府上杂役,与花儿暗生情愫。被知县察觉,当然不能容忍自家闺秀下嫁一个杂役,前几天刚将小木匠逐出府门。因此父女一直不睦。 知县愤愤说:“我就知道你心里还装着那小子!”但他又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听从花儿的建议。 花儿连夜找到小木匠。小木匠取出一块上等榆木,精心刻制寿桃模具。北榆纹细质坚,最宜雕刻。花儿默默注视着自己心爱的人,劳作中的男人最有魅力。厢房中虽冷似冰窖,小木匠的额头上却浸出细密的汗珠。 天至拂晓,小木匠轻轻吹去木模上的碎屑,满意地审视自己的作品。花儿凑近一看,不禁赞道:“真美。” 小木匠直视着花儿的眼睛,认真地说:“不如你美。” 一抹红霞浮上花儿的脸颊。 闲言少叙。小木匠和花儿还要继续为寿桃的制作而忙碌。在经历和面、揉肥、调碱、压磕、晾印、醒发、屉蒸等多道工序之后,一盘热气腾腾的面制寿桃,终于在午时被端上乾隆爷的餐桌。 乾隆顿时被这种面点的造型吸引了。他小心翼翼地拿起一个,仔细观察,然后轻轻掰开一小块,一股浓郁的麦香直冲进鼻孔。放入口中,劲道爽滑,甚至来不及咀嚼,就要迫不及待地吞咽。皇帝龙颜大悦,说北京城都没有如此美味!遂命知县宣制作者进见。 知县松了一口气,将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肚子里。 小木匠和花儿一起拜见皇上,玉树临风,不卑不亢。 乾隆问:“此美食何名?” 小木匠答:“小人为其取名花儿。”在一旁的花儿心头一震,暖流涌动。用心上人的名字命名亲手制作的美食,这其中的浓情蜜意,恐只有当事人才能品味。 乾隆皇帝当然不解其中深意,自言自语道:“面制的花儿……面花儿……”随即话锋一转:“你二人随朕进宫如何,也让朕的爱卿们品尝到面花的美味。” 小木匠朗声道:“面花需用本地盐碱地上特产的麦粉制作方成,京师再好,也做不出家乡的味道。” 乾隆虽略显遗憾,但也没影响到胃口,把一盘面花吃得精光。 故事结局皆大欢喜:知县因进献面花而被御赐顶带花翎,连升三级;他为爱女和小木匠操办了体面的婚礼,有情人终成眷属;夫妇俩将木模雕刻和面花制作技艺传授给了众乡亲…… 岁月荏苒,与这片热土相关的民间传奇已不再有年轻人愿意讲颂。而被皇帝品鉴过的面花,却成为名声在外的黄骅特产。2009年黄骅面花制作技艺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代化生产工艺让面花的质量不断提高,种类日趋丰富,是黄骅人感觉倍儿有面子的馈友佳品。 最后告诉您一个小秘密:那款最经典的寿桃面花造型,将它倒过来看,依稀就是一颗心的形状。那,是小木匠对花儿的爱情表白。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