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投行”相随“一带一路”,共谋发展

家乡区县: 北京东城区

两会期间,“亚投行”与“一带一路”这两个国家战略着实火了一把,而且难得的是这两个国家政策不仅仅只是火了一时,而是继提出以来就一直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那么这两个项目为何如此受国际的青睐,又如何成为持续升温的热议话题呢?下面笔者将根据自己的理解为大家详尽解答这个疑惑。

 

根据政策提出的先后顺序,让我们先走进“一带一路”的天地,“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于2013年9月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发表重要演讲中首次提出,其内容涉及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倡议;并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重要演讲时明确提出,中国致力于加强同东盟国家的互联互通建设,愿同东盟国家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开幕大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以“共同开创亚洲发展的新未来” 为题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中国的亚洲合作政策,并特别强调要推进“一带一路”的建设。

 

了解了“一带一路”的由来,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实施这项政策呢?第一,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一带一路”的建设不仅不会与上海合作组织、欧亚经济联盟、中国—东盟(10 1)等既有合作机制产生重叠或竞争,还会为这些机制注入新的内涵和活力。简言之,谁参与到了了“一路一带”中来谁就能获取利益。第二,它继承古丝绸之路开放传统,吸纳东亚国家开放的区域主义,“一带一路”秉持开放包容精神,不会搞封闭、固定、排外的机制。“一带一路”不是从零开始,而是现有合作的延续和升级。有关各方可以将现有的、计划中的合作项目串接起来,形成一揽子合作,争取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整合效应。也就是说,通过国家间的合作实现效率最大化。最后,希望我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发展中国家和友好邻国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同时我也相信我国可以借助这个策略高速平稳发展。

 

那么接下来让我们步入“亚投行”的进展中,“亚投行”是亚洲基础设施(英语: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 )的简称,英文缩写AIIB,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重点支持基础设施建设,总部设在北京。2013年10月2日下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雅加达同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举行会谈时表示,为促进本地区互联互通建设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方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愿向包括东盟国家在内的本地区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2014年10月24日,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在内21个首批意向创始成员国的财长和授权代表在北京签约,共同决定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3月12日,英国成为首个申请加入亚投行的主要西方国家,而后韩国,澳大利亚等国也纷纷递交申请,希望成为“亚投行”的原始成员,而今截止到2015年3月29日,已经有42个国家申请成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对于亚洲国家加入“亚投行”这一举动或许可以理解或者说是该这么选择,但是对于依附于“美国老大的欧盟小弟们“为何会做出此等出乎意料的行为呢?

 

首先,”亚投行”具有开放特性,无地域限制,只要想加入、愿加入,那就零门槛、无条件的接收;其次,各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都有需求,亚洲基础设施薄弱问题是不可回避,只有直面才能解决,中国作为拥有4万亿美元外汇储备金的第一大股东,其他国家当然想要依附;再则,中国的这一举措切切实实是为了促进国家间的共同发展与共同进步,而美国只能干着急、按时劲儿,但却无能为力。

 

总而言之,不论是“一带一路”的顺利开展还是“亚投行”的成功建设都说明了世界格局的变化,美国的领袖地位已今非昔比,不再是“一言既出,四海相随”。

诺曦(2015-04-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