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县辖乡。1958年建汤川公社,1984年改乡。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57公里。面积267平方公里,人口1.9万。省道102线过境。辖光明、汤三、丘山、、下井、赤墓、山岭、山兜、溪坪、岳溪、香林、胡厝、白漈、阳星、溪滨、珠建、珠峰、黄林17个村委会。农业主产水稻、蔬菜、食用菌,盛产毛竹、木材、松脂。乡镇工业有造纸、建材、竹木加工。
值得一游的景点
南溪书院
位于尤溪县城南的公山之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朱熹诞生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朱熹诞生于此。嘉熙元年(1237年)此处修建起文公祠、韦斋祠、半亩方塘和尊道堂等建筑,祀朱家父子。后来宋理宗赐额“南溪书院”。元朝时分建二祠,明清后屡有修缮扩建。 书院古朴庄严,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有韦斋祠、观书第、毓秀坊、毓秀亭等建筑。正堂当中立朱熹石膏塑像,两旁是朱子手书板联四幅:“读书起家之本 和顺齐家之本 勤俭治家之本 循理保家之本”。四壁高悬其上溯八代列祖列宗画像。书院内的方塘,为朱熹幼年读书处。朱熹《观书有感》诗曰:“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诗中的“半亩方塘”即指此处。院左侧有古樟2株,枝干参天,高30多米,树围分别为10.8米和7.8米,相传为朱熹幼时所植,人称“沈郎樟”。 附近还存有朱熹于宋乾道七年(1171年)回尤溪时手书、民国初年翻刻的“韦斋旧治”石碑,碑长约2米,宽0.7米,笔力雄劲,笔势飞逸。
门 票: 20元
天湖
天湖风景区位于尤溪县城南公山莲花峰上,南溪书院后山,与县城直线距离1公里,公路2公里。朱熹及历代文人墨客常登临游览,留下大量诗词墨迹,天湖周围众多历史文物遗迹。天湖水色绀碧,亢旱不竭。主要景点有:天湖、天湖寺、钟鼓楼、天湖公园、揽胜阁、古墓群、古窑址等。天湖面积约400平方米,天湖寺始建于宋代,原称天湖院,明正德十六年(1521)毁于兵火。1993年释宏珠等人按明代建筑风格修复,改为寺,祀释迦牟尼佛祖三宝佛像,可供佛教信徒及游客进香朝拜。
古窑址乃宋代专为修葺天湖院而建的造砖制瓦工场,原址保存至今,经加固修复可供参观。古墓群极具文物考察价值,拟将其辟为我国南北朝、唐、五代十国、宋、元至明的历代古墓葬群,尤为珍贵的是宋墓中有很多壁画,可供文物考察之用。天湖有三条通径,一条从尤七中左侧沿傍公路而上,尽头要登960多级石阶;一条从文公桥头沿公山小路蛇行而上;一条从天湖顺公山山脉蜿蜒东去,通向龙凤亭、保安寺有3000米山樑小路,2002年詹济香募款修筑,其间有座木构凉亭。慢步山樑小径可右眺东亭湖光山色,左瞰沈城丰姿。下山步履如烟,如仙女下凡,似天将巡天,让人心旷神怡,美不可言。
秀峰亭
秀峰亭位于管前镇柳塘水库仙灵山上,距县城46公里,元泰定二年(公元1325)建。明景泰间(1450~1456)迹显阙下,敕封宫主,赐建金銮,故有“未见金銮看秀峰,秀峰亭殿媲金銮”之说。亭宇分上下两殿,上殿为金銮殿(正殿),祀马氏三仙神像。正殿四周筑有红色围墙,正面有门楼,前为下堂即第二门楼;下殿为三保殿,分上下两堂,三保殿左为圣旨楼,放置圣旨牌,右为观音阁,祀观音神像。
并供朱熹塑像。秀峰亭依山面水,整个建筑皇宫风格,重檐歇山顶,飞檐翘角,雕樑画栋,红墙碧瓦,金碧辉煌,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1966年毁于0。1995年11月,乡民捐资复建,历时两年,正殿落成,重现旧貌容颜。秀峰亭不仅殿宇酷似金銮,巍峨壮丽,而且地处胜境,景致迷人。面前广阔库容水面,湖光山色,碧水蓝天,远近百峰缠绕,青山滴翠,绿水潺潺,脚下层叠果园,柑桔累累,是旅游观光,避暑度假的好地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