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陆丰市南部碣石湾畔,比邻香港,隔海汕尾市区,分碣北、碣石、碣南三片,远有东沙群岛(大陆行政归属碣石,实际为台湾控制区)全镇总面积120平方千米,海岸线40.3公里,镇政府驻碣石镇金狮区北园路,下辖41个行政村,总人口约23万;为陆丰三大经济强镇及陆丰五大港口之一,广东省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中心城镇,国家一级渔港。
自然资源
碣石镇是陆丰发展较早的滨海城镇,城镇建设日新月异。能源充足,供电、供水丰富,通讯发达。该镇资源丰富,经济形成以工业、渔业、旅游业为主,商贸、农盐业并举的产业结构。全镇拥有各类集体、私营工业企业1200多家,主要产品有圣诞系列产品、竹桂扇、玩具、麦秸贴画、家具、服装、扬声器、生日蜡烛等,远销中国外。2000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5.2亿元。渔业连年获得丰收,碣石渔港是广东十大渔港之一,渔港鱼场广阔,资源丰富,其海产品主要有龙虾、对虾、鲈鱼、鱿鱼、鳗鱼、膏蟹等,2000年渔业产量达6.5万吨,产值4.4亿元。该镇还是一个重点的产盐区。现有盐田面积25702亩,年生产优质海水原盐3500吨以上。碣石是陆丰市重点集市,拥有10个专业化为主的大市场和5000吨级成品油专用码头、2.4万吨的碣石湾油库、容量2500立方米的液化气库等,客商云集,商贸活跃,购销两旺。
碣石镇文物古迹众多,玄武山元山寺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有山门、
前殿、中殿、正殿、配殿等建筑99间和气势古朴优雅的“三星垒塔”一座,其建筑和装饰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具有强烈的宗教气氛。有800多年的历史,蜚声海内外。
碣石是省级旅游和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粤东旅游胜地,年接待游客140多万人次。
碣石名产众多。碣北红江橙,是新开发优良果品,果实皮薄光滑、内色橙红、汁多渣少、酸甜适中、橙香味浓,表现出正宗红江橙的优良性状,被称为“国宴佳果”。碣石海马养殖场年产海马2万多条,产品出口,填补了中国市场的空白。是一种珍贵药材,具有清肝明目、健身补肾等功效,利用海马生产的海马养颜酒供不应求,称为“南国一宝”。
旅游发展
旅游事业带旺百业。碣石镇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蜚声海内外的玄武山元山寺具有八百七十多年历史,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玄武山旅游区是著名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区开放以来,每年接待中外游客100万人(次)以上,2005年旅游业务纯收入达到2300万元。此外,以玄武山旅游区为龙头,以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把玄武山、文化公园、古卫城遗址、滨海旖旎风光逐步开发连成一条旅游专线,形成旅游网络。旅游事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兴旺发达。
优势特色
陆丰市碣石镇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兴办海水养殖基地,做大养殖“蛋糕”,构筑蓝色产业经济带,使海水养殖业逐步发展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成为该镇渔业经济新的增长点。今年前三季度,该镇的海养产量和产值分别达到6297.8吨和9053.3万元,比去年同期都有所增长。
碣石镇地处陆丰市东南沿海,海域广阔,海岸线长达40.3公里,海洋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1997年以来,该镇紧紧抓住有利时机制定发展规划,合理开发资源,按养殖项目不同,把沿海养殖划分为三个区域,即虾背澳、西澳鲍鱼养殖带,田头园、前堆、浅澳沿海海胆、带只养殖带,内洋对虾、优质鱼养殖带,以此向周围地区辐射。
同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在租用土地上给予最低价格的优惠,积极引导有关单位和个人投资兴办养殖业,使海水养殖逐步兴起,并朝着立体化的方向发展。鸿腾海产种苗养殖有限公司从1997年创办虾背澳鲍鱼场开始,先后三次投入资金6000万元,扩大养殖规模。两澳鲍鱼场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设了8000立方米水体的鲍鱼养殖池,同时发展了1000亩的吊养蚝基地。内洋两个养殖场采取合作的方式,引进香港、惠来的客商投资500万元,改造了养虾基地2300亩,并扩大养虾面积400亩。桂林、霞博、梅田等地相继建成精养对虾池330亩,浅澳扩大海胆养殖面积600亩。沿海滩涂一带逐步形成了蓝色产业经济带。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