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孔子的燕伋至如今的文化教育

家乡区县: 陕西省千阳县

周敬王十八年(前502)从学孔子的燕伋归,设教渔阳18年,县地学校教育始起。县学设于元代。书院远无载。隃麋书院为明末天启、祟祯间于三贤祠附设。清道光十七年(1837)设启文书院,规模较大,代替了已残破的隃麇书院。社学据载于清顺治八年(1651)设。义学兴办于清同治光绪间,共6处。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书院、义学、私塾改为高、初等学堂。至民国17年(1928),全县高小1,初小36,始用省统编教材。31年(1942),兴办县初中。34年(1945年),全县有初中1,学生4班126名;完小9,高小学生16班312名;初小59,学生216班3100名;儿童入学率60.8%。
建国后,中小学教育发展经多次调整,至1987年,计完全中学1,高中学生18班914名,初中13,学生105班5904名,小学143(初小46),学生558班13899名,儿童入学率97.1%。
成人教育,农民始于民国26年(1937),工人始于32年(1943)。37年(1948)统计,文盲占6岁以上人口83.7%。建国初,掀起城乡扫盲高潮,1950年全县的青壮年文盲入学识字。但从1958年后,几次“左”的失误,工农教育流于形式,1978年文盲增为23064人。是年恢复扫盲。1982年文盲占6岁以上人口35.52%。
民国37年(1948),全县大专文化程度57人,高中108人,初中634人,小学1088人,分别约占全县人口的0.12%、0.23%、1.36%、2.34%。1982年,大专249人,高中6008人,初中17282人,小学28887人,分别约占全县人口的0.21%、5.28%、15.2%、25.4%。小学以上文化程度总人数占人口比例,1982年比民国37年(1948)增加10倍多。
千阳县普通高中1所,在校学生2200人,比上年下降9.7%;职业中专学校1所,在校学生1316人,比上年增加47.7%;千阳县共有初中10所,在校学生5768人与上年比减少5.6%,连续五年呈现下降趋势;小学56所,在校学生10075人,比上年减少6.9%,学龄儿童入学率99.96%,幼儿园11所,入园学生2210人,比上年增加10.2%。千阳中学2011参加高考762人,高考一本上线78人,二本上线255人。

魏淑平(2015-04-0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