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山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西南部,地处上杭、连城、新罗三县(区)边界,为玳瑁山的主体部位。它东西宽20公里,南北长19公里,总面积225.7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89%,是世界A级自然保护区,列为国家森林和野生动物保护类型。
梅花山气候宜人,四季长青。由于独特的地质、地貌、植被、气候等地理因素,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自然旅游资源。
一、地理位置
梅花山峰峦叠嶂,区内平均海拔900米,千米以上高峰300余座。是闽江、九龙江、汀江发源地,有“八闽母亲山”之称。据调查,维管束植物共172科,676属,1490种及30亚变种。其中,40多种属于稀有的珍贵与濒临灭绝的树种。如:建柏、观光木、伞花木、穗花杉、长苞铁杉、巴戟天、沉水樟等。据初步调查,梅花山还有各种兽类62种,鸟类166种,爬行动物69种,两栖动物29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2种,如:华南虎、云豹、金钱豹、黑熊等。梅花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称为“天然基因库”,是研究动植物分类、森林生态学、植物群落的理想基地,吸引着许多生物、地理学者以及海外探险家。这里的原始森林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林间空气富含负氧离子,是开展“森林浴”的理想地方“森林浴”是当今世界上方兴未艾的旅游项目,这里充满神奇原始的森林景观,可使旅游者置身于大自然的绿色怀抱,呼吸着林间富于负氧离子的清新空气,促进新陈代谢,陶冶情操,达到锻炼身心和治病的效果。
梅花山境内群峰突兀,自然景观奇特,有延绵数公里的黄连盂大绝壁,美猴潭瀑布,鲤鱼寨瀑布,梅花湖以及大自然长期雕琢而成的老鹰石、禾仓石、金龟下蛋等奇岩怪石。还有马头山寺、南蛮王墓、梨岭步云书院等人文景观。
二、闽西民谣
闽西民谣:“梅花十八洞,洞洞十八洋,洋洋十八里,里里十八窟,窟窟十八只金交椅”。金交椅指的是地下矿藏资源,目前已发现和开发的有铁、锰、铅、锌、钨、煤、磁铁矿和水晶石等。
三、舒适环境
梅花山是"自然保护的杰出典范"和"留与子孙后代的净土" ;是属于福建闽西南地区形成的一个独立完整的大断块的核心地带,犹如一颗绿色明珠镶嵌在北回归线上,被专家、学者誉为"北回归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 ;是"华南虎现存数量最多、活动最频繁的区域" ,梅花山还被认为是华南虎最理想栖息地;是闽西地区良好的生态源。空气即使在7月份都还显的十分凉快,晚上开空调都没有比外面的温度还冷,到21点之后还起了雾,可谓是真正的避暑圣地。
四、开发历史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及其毗邻地区的开发历史至少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当时在这一区域生活的多为本地土著,保护区内现有居民为汉族客家人,其祖先进入保护区内从事开发从南宋开始,清中叶至清末是保护区历史上的繁荣期,当时人口大增,耕地广辟,造纸业发达,生产的金庄纸质量优良、驰名中外。保护区是著名的老革命根据地,是闽西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30年代革命力量与反革命力量的反复斗争,对自然植被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梅花山孤峰突起,周围被相对低平的河谷盆地所环抱,居民点较多,保护区及其周边地区人口9468人,保护区内外群众的生产、生活活动,如伐木砍竹、割松脂、炼焦油、造纸、生产食用菌、砍伐薪柴乃至因不良的生产习惯而导致的火烧山等,均对保护区的天然植被产生深刻的影响。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使保护区的自然植被表现出较强的次生性。
http://wm23.cn/Khunqian能力秀主页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