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二故乡

家乡区县: 四川省绵竹市

     我出生在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四川,我的故乡是四川省南部县,然而我更多的时间是待在四川绵竹,从小到大,对这里积累了深深的感情,因此我也视绵竹为我的第二故乡,此次代言家乡为绵竹更是因为它独特的历史积淀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丰富的物产资源。

      绵竹市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属于四川省辖德阳市代管。截至2007年,幅员面积1245.3平方公里,辖19镇2乡,总人口52万。绵竹距省会成都83公里,距绵阳61里。境内公路总里程491公里,建成有绵竹至德阳快速通道,被誉为“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之一”。

      绵竹历史十分悠久,古为蜀山氏地。西周为蚕丛国附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设置绵竹县,属广汉郡。三国蜀分置阳泉县。西晋初废阳泉入绵竹。晋太始二年改属新都郡。东晋隆安二年分置晋熙郡,领苌阳、南武都、晋熙三县。刘宋建元年废晋熙,属南新巴郡,梁天监元年复置晋熙郡,领南武都、苌阳,属潼州。北周废晋熙县入阳泉。隋开皇元年废晋熙郡,阳泉改属梁州,开皇十八年,改阳泉为孝水。隋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复名绵竹县,并徙治于今剑南镇,属蜀郡。 以后虽江山易代,县名因之。民国时,绵竹属四川省川西道。民国24 年(1935年),属第十三行政督察区。1996年10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绵竹县,设立绵竹市。

       至今为止这座城市获得过很多殊荣。1995年被命名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2012凤凰城市榜·最具中华价值城市”评选结果在昆明揭晓,绵竹以排名第六的成绩与杭州、昆明、南京、厦门、威海、无锡、中山、呼和浩特、伊宁10城市荣膺“2012年最具中华价值城市”。除此之外还获得有中国名酒之乡 、中国四大年画之乡 、小重庆、 西部百强县、四川十强县、 玉妃故里、  省辖市县级市成都“后花园”、 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 四川省文明城市 、四川卫生城市 、成都平原卫星城市 、天下七十二洞天福地 、小成都东方伊甸园、   凤凰媒体中华十大名城等美誉。

     绵竹的文化气息甚是浓厚。主要以年画和戏曲著称。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县而得名。绵竹年画历史悠久,它起源于北宋,到明末清初进入繁盛时期。乾隆、嘉庆年间,绵竹全县有大小年画作坊300多家,年画专业人员达1000余人,年产年画1200万多份,产品除运销两湖、陕、甘、青及四川各地外,还远销印度、日本、越南、缅甸和港澳等国家和地区。
绵竹年画的题材涉猎了以下几个方面:辟邪迎祥,民风民俗,生活生产,花鸟虫鱼,演义人物,神话传说和戏曲故事等。绵竹年画与其他地区著名年画在色彩上也大有区别,且以手绘见长,从而区别于其他以套印为主的年画品种。

      绵竹作为一座历史古城,清代初年这里的戏剧活动便很繁盛,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绵竹县令陆箕永在一首《竹枝词》里就曾写道:“山村社戏赛神幢,铁板檀槽柘人梆;一派秦声浑不断,有时低去说吹腔”。乾隆年间,罗江籍进士李调元在《新搜神记》中也写到“绵竹东岳庙有沙弥素有能戏之名,忽一日窃其师千钱,逃入班中学戏”的事。绵竹的戏剧活动已经十分活跃,与戏曲同作为民间艺术品种的绵竹年画,也同戏曲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至迟在清代乾隆年间,就有《西厢记》等戏剧年画问世。

      而绵竹的资源也是相当丰富。其中

      水资源:绵竹市水资源总量为17亿立方米,可利用总量9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发利用量1.13亿立方米,符合供水要求,全市水电可开发量6.5万千瓦,已建成小水站31座,装机4.4万千瓦。

      生物资源:绵竹市植被属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龙门山小区。因地势气候影响,植物垂直性带谱明显。植物呈散点、带状分布:中、低山针阔叶林带,多为山地黄壤及山地黄棕壤,多为次生性植被。

      矿产资源:绵竹市主要矿藏有磷矿、铝土矿、硫铁矿、煤及天然气等。石灰石是绵竹最为丰富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于绵竹西北山区,矿石品位高,可采储量在2亿吨以上。磷矿, 主要分布于西北山区,储量17376万吨,矿石品位均在25%以上,是磷化工业的主要原料。铝土矿,主要分布于西北山区,储量994.12万吨,地质储量为468.76万吨。硫铁矿,主要分布于清平、天池等山区乡镇。储量1439.54 万吨以上。煤炭资源较为丰富,总储量3179万吨,其中天池煤矿1401万吨。天然气,深层气储量约500亿立方米,浅层气10亿立方米。

      为什么我会选择绵竹作为代言家乡,还有一个原因便是它的不屈与顽强。每一座城市都有它自身独特的气息,正如每个人的性格特点不同,而绵竹所展现出来的正是它的不屈不饶,这也正是它的生命力之所在。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相信大家对这个时刻仍然记忆犹新,没错,汶川大地震,这一天,大地颤抖,山河动摇,我们失去了那么多亲人,数字已无法掩饰我们心中的悲痛。而那一天,绵竹也没有逃脱恶魔的诅咒,因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绵竹也遭受到了毁灭性打击。但是,困难没有击倒英雄的中国人民,没有击垮坚强的绵竹人民,他们没有过多的时间去悲痛,去哀悼,而是第一时间投身到了抗震救灾的一线工作,当大地不再那么疯狂地摇动,他们又迫不及待地投身到了灾后重建的队伍中去,只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这座城市恢复原有的生机与活力,至少,让她的伤口不再鲜血直流,因为,他们爱她,爱这座如母亲般养育了自己的城市。如今,绵竹已从悲伤中走了出来,以全新的面貌和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友人的到来。她已不再是当年的她,我们亦不是从前的我们。

      一座城市,一个故事。绵竹,是一座值得你去品味的城市,放下手中的工作,抛开心中的羁绊,去吧,去找寻那个迷失的你!

哦,这样啊(2015-04-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