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溪铁观音的市场及历史

家乡区县: 福建省安溪县

1.市场背景
产品名称:安溪铁观音
历史渊源:铁观音是福建安溪汉族茶农发明于1725-1735年间。发源于安溪县西坪镇尧阳山麓(王说)。属于乌龙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乌龙茶类的代表。安溪产茶始于唐末。宋元时期,铁观音产地安溪不论是寺观或农家均已产茶。明清时期,是安溪茶叶走向鼎盛的一个重要阶段。明代,安溪茶业生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饮茶、植茶、制茶广泛传遍至全县各地,并迅猛发展成为农村的一大产业。清初,安溪茶业迅速发展,相继发现了黄金桂.本山.佛手.毛蟹.梅占.大叶乌龙等一大批优良茶树的品种。这些品种发现,使得安溪茶业步入了鼎盛发展阶段。铁观音属于乌龙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属于半发酵茶类,是中国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茶类之一。清光绪二十二年(公元1896年),安溪人张乃妙.张乃乾兄弟将铁观音传至台湾木栅区。并先后传到福建省的永春、南安、华安、平和、福安、崇安、莆田、仙游等县和广东等省。这一时期,安溪乌龙茶生产技术也不断向海外广泛传播,铁观音等优质名茶声誉日增。(资料参考:百度百科:安溪铁观音)
市场:安溪是我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名茶铁观音、黄金桂的发源地,农业部授予 “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乌龙茶产量位居福建省首位,占全国总产量的近二分之一,有茶园面积65万亩,年产值70亿元,茶业是安溪县的民生产业。市场地处闽南金三角距厦门80公里,泉州50公里,地处山光水色,环境优雅。安溪茶叶批发市场2000年投建并于当年12月18日开业, 经几年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市场逐步繁荣,现总占地250亩,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总投资5亿元,建有1800间套商住店铺和两个交易大厅,3000多个茶农交易摊位。安溪铁观音的交易量由2001年0.38万吨上升到2009年1.6万吨。交易额由2001年的2.78亿元发展到2009年17亿元。交易额年年上升,茶都的建成,解决了千家万户有茶无市卖茶难的问题,直接解决劳动就业8000多人,间接就业近3万人,茶农年可增收1亿多元,社会效益十分明显。2001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定点市场, 2003年以来连续被省评为农牧业龙头企业,2004年被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全国重点茶市”,被福建省工商局评为2004-2005年度共建规范市场先进单位。交易量由2001年0.38万吨上升到2009年1.62万吨。安溪铁观音的交易额由2001年的2.78亿元发展到2009年16.5亿元。交易额年年上升,社会效益十分明显。市场促进茶产业的发展,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日益凸现。茶农茶商每年茶农可增收近3亿元,批发市场的繁荣,还带动了茶叶包装、机械制造、茶文化旅游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新增从业人员1.5万人,新增带动就业人数2.3万人。促进安溪茶产业、产业链的形成和产业水平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资料参考:安溪茶多网:走进茶都)

zgy(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