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

家乡区县: 湖北省新洲区

       新洲是武汉市郊县,南临长江中游,北枕大别山,西靠武汉,东连黄州、鄂州。总面积1479平方公里,人口90万。新州县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塘堰湖叉星罗棋布,县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 新洲曾是古邾城,旧街位于大别山南端与平原交会处,古为鄂东交通商贸重镇,辖区山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八百年“香火”相传 :花朝节开发民俗文化 旧街花朝会,最迟起源于南宋淳熙年间地庆福寺庙会,因每年农历二月十五相传是百花生日而得名,迄今已有八百余年的历史。始兴时,以大庙为活动场所,带有浓重的宗教色彩。大庙亦名五三公庙,宋时香火旺盛,远近知名,后渐毁败衰落。至明万历年间,佛教在旧街再度兴起,附近53姓又合力重建大庙。烧香求佛者也随之增多,一时信徒云集,自成庙会,且内容各异,形式多样。 每年花朝日的清晨,吃远元宵的人们,饱挣挣地齐集于大庙内外。经过了沐浴斋戒的善男信女,都到庙里顶礼膜拜;一般赶热闹的人就在大庙附近游乐观光。大庙对圣帝殿前,有棵铁树。高2米,铁枝铁叶错错有致,每三片叶间点油灯一盏。傍晚,赶会人争相去铁树上点灯,瞬间,火树银花,精妙极了。 明清之际,邻县黄冈之大崎山、泉华山、贾庙、铁冶等地农民也慕名前来赶会,来时顺带些竹木器出售。武汉、黄陂及安徽省的宿松、太湖人也闻汛而来,他们顺带的是铜器和铁器。民国期间,江苏的绸缎,湖南的湘绣,皖豫的木耳、香菇……都来旧街赶会,使整个花朝会充满了物资交流的色彩。会期也根据需要,由二月十五一天改为由十四至十六三天。由于增加了物资交流、群众文化活动等新内容,旧街花朝会以其新的魅力,吸引着四方游客,八方商贾。庙会期间,游人如织,商贾如云。山货土产,琳琅满目,会址亦由大庙内外改到空旷的河滩上。场上还搭起戏台唱戏助兴,测字摊、茶摊、小吃摊一应俱全。游人商贾无不各取所需,乘兴而来,尽兴而归。

       牌子锣鼓 由古代的鼓吹乐演绎发展而来。唐明皇(玄宗李隆基)将民间锣鼓音乐引入宫廷,依宫廷诗词歌赋作曲,书于木牌,供演奏时对照,故名“牌子锣鼓”。后来唐明皇封作曲者为“老郎”,并规定农历3月18日为“老郎”纪念日。此后牌子锣鼓又从宫廷流传到民间,多用于婚丧、祝寿、祭祀等仪式上。牌子锣鼓由大锣、大鼓、大钹、小锣、马锣各一、唢呐2只组成,7人演奏。后将大锣、大鼓、大钹改为京锣、小堂鼓、京钹,增添大喇叭、垫钹和击铃,10人演奏。演奏时配上唱词,声腔抑扬顿挫,层次严谨,悦耳动听。新洲区现拥有牌子锣鼓200余套,从艺人员近2000人,成立了“牌子锣鼓”协会和遍布全区的“牌子锣鼓队”。 新洲的牌子锣鼓以贯穿全境的举水河为界,形成风格各异的东、西两大流派。举水以东的东路子牌子锣鼓,音调深沉浑厚,节奏舒缓自然;以西的西路子民间吹打,细腻委婉、清秀文雅,节奏明快、生动活泼。

曹曹(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