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一壶茶、几只蟹壳黄,手里抓着一把瓜子,时不时再嚼上几粒花生,悠然自得地听着评弹。。。。曾几何时,这是姑苏城里的一道美丽风景。而如今,当那些留恋苏州旧时“小吃”的老苏州们想再尝一尝这曾经在茶室里最叫座的“蟹壳黄”时,却不知道该去哪里寻找它的踪迹。今天我就带大家回到过去,让大家再次感受蟹壳黄的美味与故事。
蟹壳黄和生煎馒头,蟹壳黄香酥,生煎馒头鲜嫩,都是深受客人喜爱的小吃。刚出炉的蟹壳黄,不待入口,便觉香味诱人,咬一块,既酥又脆,层层剥落,满口留香。有人还专门作诗赞美蟹壳黄的美味———“未见饼家先闻香,入口酥皮纷纷下”。因为制作蟹壳黄的工艺很复杂,丁明东跟着叔叔学了很久,“最考究的一个工序就是切猪油,一定要手工切成丁,一粒一粒的,吃的时候都能看得见,如果用机器切出来的就不好吃了。”
“蟹壳黄”又称火炉饼,是一种用干菜和猪肉丁作馅的小烧饼,经火炉烤熟后,形如螃蟹背壳、色如蟹黄,故而得名。蟹壳黄是用油酥加酵面作坯,先制成扁圆形小饼,外沾一层芝麻,贴在烘炉壁上烘烤而成。蟹壳黄的馅心有咸、甜两种,咸味的有葱油、鲜肉、蟹粉、虾仁等,甜的有白糖、玫瑰、豆沙、枣泥等品种,味道独特。制作“蟹壳黄”的手艺可不简单,制作时要手工操作,先用精白面粉加适度的水揉和发酵,揉面要下力又细致,发酵加碱均要适中,酥油入面揉匀有讲究,要用熬炼七八成熟的菜籽油炒油酥面,同三分之二的水面合擀成多层次的面卷,再包上馅,做馅子的猪油必用板油,葱花要选用大葱,烧饼坯制好后,还得用饴稀水刷面撒芝麻,芝麻要撒得均匀,入炉烧饼要贴牢又平正,这样做出来的蟹壳黄才好吃。“蟹壳黄”一般能存放一周以上不坏,很方便出门旅游时携带。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lyzbk819
新浪微博:http://weibo.com/lyz819
能力秀:http://www.wm23.cn/dslyz
我的商品链接:http://www.wutongzi.com/user/myProduct/my_product_mng.aspx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