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报恩塔

家乡区县: 泸州市龙马潭区

    泸州白塔又名报恩塔,位于泸州中心城区报恩塔文化广场,与泸州老窖池相距500米,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报恩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八年(1148),塔坐西向东,砖石结构,双檐七级楼阁式,通高33.20米。塔顶有覆盆,塔刹为铜铸宝顶,塔身呈八边形,层层上收,边长4.10米,底层高4.50米,107级踏道经塔心盘旋至顶,塔内90龛256尊深浮雕石刻造像,人物线条流畅,栩栩如生。檐下呈砖砌仿木斗拱形。底层面积81.20平方米。第二层与第三层檐下有负重鸟兽雕塑,保存完整。该塔矗立城中,在过去数十里便可遥见,塔顶以水晶念珠一串、金碗四枚填以七珍八宝其内,顶之四叶以铁索击真顶,每值旭日东升即放霞彩,光芒万丈,盖珠光矣,古代《泸州八景》中谓之“白塔朝霞”。

《报恩塔赋》

作者:何开四

吾蜀江阳,礼仪之乡。崇教重文,江山代有才人出;厚德载物,闾阎多古道热肠。历史名城,称誉四海;白塔朝霞,德性之光。夫白塔者,报恩之塔也。世传,南宋泸州冯安抚寿宴而识瞎母,焚香告天以祷,跪舔母目以明,诚谓佛力加被,遂有塔寺之建矣。

嗟乎,冯安抚之报恩者,惟母爱之博大,母爱之纯粹,母爱之无私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诚哉斯言,千古一揆!然为人子之报恩,亦以德报德,道德之升华者也。故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是,孝之为德亦大矣!无孝,则无教化之兴;无孝,则无人伦之重;无孝,则无风俗之厚;无孝,则无礼让之崇。一言以蔽之:无孝则无德,遑论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以顺天下乎。

贞下起元,国运大昌;以德治国,和谐为尚。承千年传统文化之余绪,赓续发扬;迎改革开放之新机,含弘张光。孝之为道,推陈出新;报恩为德,荣辱分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大孝尊亲,毋忘人民养育之恩;大孝明礼,毋忘祖国关爱之情;大孝不匮,毋忘自然与我共生共荣。滴水之恩,涌泉相报;雨我公田,盛世和平!

旭日朝霞,天朗气清;白塔浮祥,忠山献瑞。操觚为赋,惟祝惟颂:中华崛起,泸州其兴!


晴天熊猫(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