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乡乾县

家乡区县: 咸阳市乾县

乾县在黄帝时称好峙,为祭天之所.夏朝时为雍州之域,商时为岐周之地,春秋战国时属秦。秦孝公十二年(前350)始置好峙县。秦始皇统一六国,建都咸阳,好峙属京畿辅地.北魏时改好峙为漠西县,隋改为上宜县,唐又置好峙.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唐高宗取葬县北之梁山,谓“乾陵”,遂更县名为“奉天”,以奉祀乾陵。唐德宗建中四年(183)因朱濉之乱,德9宗避难奉天,叛平,于兴元元年(784)升奉天为赤县,由京都直辖。唐昭宗乾宁二年(895)以奉天县置乾州。尔后屡有更迭,到民国2年(1913)改乾州为乾县。

乾县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乾县人民富有革命斗争的光荣传统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围乾州以攻西安时;邑人宋企郊毅然弃官,归附义军。辛亥革命吴希真起兵响应不遗余力奔走革命,被孙中山赞为“革命巨子“。1926年8月中国共产党在乾县建立了特别支部,传播马列主义,组织农民抗粮抗捐,除暴安良,在群众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大革命失败后,乾县党组织领导群众示威游行,反对帝国主义侵略,32人被国民党反动政府逮捕,王德安等9名共产党人英勇就义。1935年冬,党又组织了铁佛寺武装起义,成立了陕甘边游击队,开展了地方武装斗争。抗日战争爆发后,党组织大力宣传抗日救国的主张,领导乾县人民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斗争。共产党员杨森、张庚良,抗日将领高鹏在抗日前线壮烈牺牲。解放战争时期乾县党组织得到蓬勃发展,组建了乾县独立大队,跟随主力部队转战陕北、关中,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凯歌,为迎接全国解放做出了贡献。建国后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魏官祥、田生春等31名烈士,有为抢救国家财产英勇献身的军人景志强,有舍己救人的复退军人王振西等,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lvzhen(2015-04-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