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八王寺汽水,沈阳人没有不知道的。没喝过八王寺汽水真不算地道的沈阳人,反正我是从小就喝玻璃瓶装的八王寺汽水长大的,想想当时是件超级幸福的事情啦!
八王寺原名大法寺,位于大东区边墙路112号。创建于1415年(明永乐十三年),1638年(清崇德三年)重修。 因是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施舍银两重修庙宇,大法寺住持僧为了感谢其施舍之恩,在寺院的左侧修了八王祠,从此就变成了阿济格的家庙,俗称八王寺,这就是八王寺的由来。以后这座寺庙在乾隆四年,同治十一年重修扩建,其规模更加宏伟壮观。全座寺院装饰很美,除精工雕琢的石刻、木刻,各色闪光的油漆之外,连外墙上也嵌着彩瓷;山壁也皆嵌彩瓷,既安全防崩又美丽悦目,令参观者赞不绝口。
1920年始建八王寺汽水厂,现在八王寺汽水已是全国名牌产品。新八王寺整体占地面积11136平方米,使用面积8609平方米,大殿面积600平方米。建设后的八王寺北到距离居民楼8米远处,南侧临街。内有观光区、封闭式生活区,后面建有方丈楼等。中间是万佛法殿,一万座释迦牟尼佛在此殿内,旁边是配殿。工程投入资金1千多万元,完全由佛教协会自己筹集。
寺内向西南,总建筑面积900多平方米,分为二进:大雄宝殿、藏经楼。登上往曲水流山路左旁,高大壮丽的寺门,十分引人。前一对石鼓,使大门更显庄严。入门,一个阔埕,走到尽头,置一门 ,上书“斋堂”,从这进去,竟是下楼之梯,可达地下室,面积近百平方米。这是设计师高妙之处,巧妙利用山地低处之佳作。
全座寺院装饰很美,除精工雕琢的石刻、木刻,各色闪光的油漆之外,连外墙上也嵌着彩瓷;山壁也皆嵌彩瓷,既安全防崩又美丽悦目,令参观者赞不绝口。后座藏经楼,二层。下层为六祖惠能祖师堂,上层为藏经、客堂、僧舍,设备高雅。寺内整个建筑为棕门灰墙碧瓦,三层大殿高耸巍峨,画栋雕梁,穷极壮观。在清代兴盛时期,僧侣云集,有僧侣百余人,是沈阳重要禅林之一。甲辰日俄之战,毁于兵燹,古迹荡然。现寺内仅存展堂两座,为工厂所用。寺院东南50米处有清泉一眼,俗名八王寺井,井水清冽甘芳,为沈阳诸泉之冠。
山门外的座基上由汉白玉石栏围起,进入山门,两侧各有一座二层小楼,南北分列,接着就是钟鼓二楼。院内分三路,中路为重建的二十五间配房,有客堂、禅堂、念佛堂、方丈寮,省市佛协的办公室等;南路的配房有如意寮、习房、僧舍、办公室等。南院有塔院、库房等;北院有新建的二层楼斋堂、厨房、招待室等。各殿堂是硬山式建筑,比丘坛是歇山式建筑,前檐走廊是浮雕头柱和卷柱,结构严谨,布局壮观。天王殿在一进院内,是木结构的三间硬山式建筑。殿内正中供奉泥塑弥勒佛像,弥勒佛像的身后为护法韦驮菩萨,弥勒佛像的两侧为四大天王。大雄宝殿在二进院内,是一座有透明龙脊的宏伟建筑,脊上有“法轮常转”四个鲜红大字,瓦脊的两端有跑兽。
同名汽水
八王寺汽水是由沈阳八王寺汽水厂(现为沈阳八王寺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碳酸系列饮品。作为一家有近百年历史八王寺汽水的饮料生产专业厂,是我国现存唯一的由民族资本家集资创办的碳酸饮料工厂,始建于1920年,在改革开放初期曾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汽水生产专业厂。素以“八王寺汽水够汽够味”称誉东北三省。 八王寺商标曾被评为辽宁省著名饮料商标,八王寺橘子汽水被评为国家轻工部名牌产品,八王寺果子蜜汽水被评为沈阳市名牌产品,同时被誉为沈阳“老字号”,成为众多沈阳人乃至东北人的共同记忆。八王寺碳酸饮料是第十二届全运会唯一指定碳酸饮料。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