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的乡镇,入夏后时兴吃擂茶。制作擂茶时,先将绿茶叶、熟花生米、芝麻一起放进擂钵捣碎搅拌成稀粉糊,加少许姜盐,将煮沸的开水冲入即成。海丰县城以及沿海一带的乡镇,吃插亲时还加进加工好的芹菜、葱蒜、虾十、鱿丝,味道极佳,刺激食欲。陆河一带的山区农村,却喜欢拌人炒十花,外佐以一碟酸浸蒜头或养头,清脆爽口,别有风味。盛夏吃擂茶,能消暑止渴,生津润肺,提神醒脑,消除疲劳。寒冬吃擂茶,可促进新陈代谢;御寒保暖。
我们举碗饮之,感到口中既有茶叶的芬芳,又有炒米的脆、花生的酥、芝麻的香,真是别有一番风味。而适才黄伯那“品茶、净具、投茶、擂茶、冲茶、匀茶、投料、斟茶”等八道程序,又能使人感到海丰人的热情、好客与聪颖。
海丰人有时还习惯在擂茶里再添加一些剁碎的菠菜、白菜、芹菜、生菜、青蒜、荷兰豆、香菇、粉丝、虾米、瘦猪肉、香肠、鱿鱼等富有营养的东西,用骨头汤或鸡汤煨之,上面再撒以炒米、花生、胡椒等,做成一种极好的“点心”———菜茶。这“茶”吃起来又香、又甜、又滑,还带有些许辣味儿,让人常常会难免夸张地喊:“哇噻!我真是连舌头都要吞下去了。”
始于何时虽然似乎并无“正史”记载,但它代代相传,显然已经不知延续了多少年。如今,它不仅兴盛在广东汕尾地区,而且随着当地居民的迁徙,还日益向广东、福建等其他沿海地区,乃至海外蔓延。据说,海丰籍的音乐巨匠马思聪,在病危临逝,对身边亲人喟然长叹的乃是:“可惜我再也不能回到海丰食擂茶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