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的梁赞,曾学洪、刘各家拳术,正所谓“同姓三分亲”,由父亲引荐至红船子弟梁二娣门下。两年后,梁二娣觉自己技艺未精而梁赞又堪称学武人才,遂将梁赞引荐到黄华宝门下。黄华宝本是广东鹤山古劳围墩人士,与梁赞是同乡,便悉心传艺。梁赞深得其奥,达于化境。黄华宝感梁赞之天赋超人,他日必能光大门户,便对其说:“你师祖严咏春虽已老迈,但尚在人世,你愿随她学艺,更上一层楼吗?”梁赞应允,带上师父写下的地址,收拾行装后立即启程,途中攀山涉水,终于见到师祖严咏春。梁赞道明来意,严咏春要求梁赞要留下三年,不许回广东。梁赞答应。事实上梁赞三年里所修习的,正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侧身咏春(也叫偏身咏春)。
提起梁赞,且先谈及一下两位文学上的前辈,一是广东佛山坊间小说家区瑞芝,与梁赞是同时代的人,曾著《佛山赞先生六点半棍技服黄飞龙》;二是鹤山古劳田边坊人士劳伟孟,与梁赞之古劳弟子王华三相熟,常与其茶楼闲聊时听其讲述梁赞一生传奇故事,后赴香港谋生,任《华事报》总编辑,并在《华事报》上连载《佛山赞先生》的故事。
梁赞(826~1901年),又名梁德荣,广东鹤山古劳东便坊人,外号“西海老虎”(西海指西江)(注:旧社会的人既有“名”又有“字”,成婚之后又有“号”,古劳的乡亲都称他为“梁德荣”)。据梁赞的侄孙梁四老人,梁赞是在古劳生、读书的。成年后,梁赞随父在佛山筷子街经营赞生堂药店,兼医跌打。光绪初年(1875年-1880年),梁赞在赞生堂内收徒授拳,将咏春拳发扬光大,被咏春门人推崇为一代宗师。
赞先生威名大振的原因,并不是设馆授徒,而是靠真拳实脚的比武,一次次胜利使得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声名远播,获得“咏春拳王”之誉。赞先生传授武技颇有原则。他提出,妙技不可不传 (以免失传),又不可妄传,恐误传恶人,滋生祸端。他认为大姓、强族、暴戾横蛮之人不可传,小姓、弱族而品性纯良者才可传授。
能力秀:http://wm23.cn/traitor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4506890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