涿鹿名字由来

家乡区县: 张家口市涿鹿县

     涿鹿这一古老的地名,县名是得自城名,城名是得自山名,山名是以山下植物“竹”、动物“鹿”而得名为“竹鹿”的.按“竹鹿”之音,曾经分别记之以涿鹿、独鹿、浊鹿、浊漉、独漉等许多名称.据考证,商末周初,寒冷期出现,竹子生长绝迹后,竹鹿山无“竹”之后,山名、城名以“竹鹿”二字之音乱记了一个时期后,到了春秋之后,便逐渐统一到“涿鹿”二字上来.“竹鹿山”变成了涿鹿山,“竹鹿城”变成了“涿鹿城”,“竹水”自然早被写作“涿水”了.
至于“涿”字,当敲击讲.因击瓦鼓之声同流水下滴之声相似,后“涿流水下滴也.从水,涿声.”远古的狩猎人要想捕到鹿,只得派一部人携弓箭埋伏起来,而另一部人在远处相对的地方涿(敲击)器具发出响声,使鹿子受惊向猎人埋伏地方奔跑,现今俗称“赶坡”.皮肉俱佳的鹿实在难得,鹿死谁手谁就成了英雄.以后,“涿鹿”就有了其引伸之意——诸侯争霸天下的地方.
     古涿鹿城,其遗址在今涿鹿县城东南30多公里的矾山镇三堡村北.初以轩辕黄帝所居称为轩辕之丘、轩辕之台,约在夏商之际依山名称竹鹿,春秋之际普以“竹鹿”二字之音,分别被记之以浊鹿、独鹿、蜀漉等不同名称.战国后期统一到涿鹿二字上来,西汉始置县、南北朝时其城即毁;今涿鹿城因处桑干河、洋河汇合处,古为沼泽地带,所以建城较晚,北魏以后才逐渐修建完善.汉代始置县,称下洛,王莽更名下忠,三国魏时称广宁,北齐曰北燕,唐长安时名永兴,后唐为新州,石敬瑭送予契丹后改名奉圣州,元更名保安州,1914年恢复使用古涿鹿县的名称,依县治所在称涿鹿.

love(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