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航空航天大学(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直属的一所具有航空航天民航[1] 特色的理工类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入选高校之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民用航空局共同建设。
学校前身是1952年10月以511厂为基础创建的南京航空工业专科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航空高等院校之一;1978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设有研究生院。
“效法羲和驭天马,志在长空牧群星”。在新的发展时期,南航将坚持以航空为本、促进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继往开来、开拓创新,以昂扬的姿态向着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截止2014年4月,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17000多人,研究生8000余人,学位留学生740多人,成人教育学生10000余人。
南航2010年申报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学校以此次改革试点为契机,优化优秀人才培养体系,将培养目标和实践途径统一结合,建有多个优秀人才特色培养班,具体包括工科研究试验班、工程力学“钱伟长”班、中乌航天班、机类强化班、自动化学院培优班、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培优班、文科强化班、飞行器动力工程培优班、材料科学与工程培优班、计算机软件培优班、适航技术培优班、理学实验班等在内的各类特色培优班。
教学成果
自1989年国家设立教学成果奖以来,学校共获部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74项,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7项;共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5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6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8篇;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国防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方向)9个。学校现有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2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在“周培源杯”全国大学生力学竞赛中,2000年、2004年连续两届获得全国高校团体第二名;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居于前列;在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总成绩分别列全国高校第八位、第五位、第二位荣获团体优胜杯;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全国首届无动力飞行大赛、江苏省大学生力学竞赛、江苏省大学生非数学专业高等数学竞赛等各类竞赛中屡创佳绩。
对外交流
学校先后建立了一批产学研合作研究基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国外50多所著名高校及一批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形成了“服务航空航天民航、服务江苏,面向全国、面向世界”的开放型办学新格局。国际科技合作形成了以俄罗斯、德国、美国、香港为四大主线带动的上自政府下自民间,纵横多种渠道的态势。对香港的科技合作始于80年代中后期。十多年来,该校充分考虑到香港的窗口作用以及香港与内地教育较好的互补性,积极主动地加强与在港高校及学术机构之间的联系,充分利用该地区优良的研究设备、充足的研究经费,结合国内重大课题和国际合作课题,有计划、有目的地派遣教学科研人员前往香港从事合作研究,培养了很多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