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吃面,总会想起陆文夫先生笔下《美食家》中描写的苏州面条,那里有太多的讲究,虽然美味,但不简单。而到过高邮的人,对高邮阳春面会是另一种印象——简单却很美味! 每天早晨,天刚大亮时,沿街的小面店,就会陆陆续续忙碌起来,高邮人在吃面中开始了新的一天生活。
第一批食客,多数是送学的家长和他们的孩子,接着便是买菜的、上班的,有开车来的,也有骑车来的;公务员、老师、打工的、本地的,外地的,一拨又一拨,来去匆匆,先来的人,尚有位置可坐,到后来人多了,便一个个捧着面碗店里店外的站着吃,多少年来,这已经成为高邮城一道独特的风景!
高邮阳春面店铺,沿街到处可见,比较有名的,当数府前街上红灯笼饭店和老烟草公司南侧对面的一家,焦家巷的那家也很好,还有就是邓桥商业城小巷里的一家,以及城南新华园菜场的老沈和小杨这两家了。
城南的这两家,是我经常光顾的地方。由于地处菜场,人脉兴旺,这两家又经营得各有特色,男女主人都很热情,人也勤快,自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红火。虽然店面不大,但生意兴隆。早晨菜场开门,到上午九点半点钟以前这段时间,食客总是络绎不绝。据常在这里吃面的食客估算,每家每天,早市都得卖出个300多碗,这还不算下午晚茶卖出的数字。
高邮的阳春面,不仅是在沿街小店大受欢迎,就是在星级宾馆也一样受到青睐,但凡是有外地客人来邮,请客的人,一定会点上阳春面作为主食,当然,味道地道的高邮阳春面还是在街头的小面店里才会吃到。
在高邮,做早餐生意的其实是很多的,比如:包子店、烧饼油条店、煎饼摊子、糍饭摊子、粥铺、还有曾经流行一时的明月早餐车等等,但这些早点,无论是受欢迎的程度、范围,还是受欢迎的时间,都无法与高邮阳春面相比。
一碗纯粹的面条,除了面就是汤,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缘何得到食客的长期的喜爱呢?这主要还是因为它特有的风味,鲜香爽口,百吃不腻。吃过高邮阳春面的人,都会想下次再吃,有人说,吃高邮面会吃上瘾,可不是嘛,每天早晨来吃面的多半是回头客。
一次吃面时,我曾问店主小杨:“你这面做的这么好吃,是不是有什么特别调料和秘诀啊?”小杨笑着说:“没有什么特别调料和秘诀,做多了就自然能摸索出点门道了,不过作料酱油要加葱熬的,另外,我用的汤都是大骨头熬成的,水面也要多机几道才有筋道”。他说的简单,其实这里面一定大有学问!
阳春面成为大众消费,还因为方便快捷,服务周到。我曾经计算过时间,下一锅面,一般只需三分钟左右,除了面之外,店家一般还备有水煮蛋,油煎蛋、油条、豆浆供食客选择,桌上正常会放一碗雪菜什么的,免费提供给顾客。用过的碗筷也是要高温消毒的。食客比较放心。
最后,价格公道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在高邮,很多年来,一块钱就可以吃一碗面了,以至于,打麻将的人摸到一支花时都不叫摸花,而叫伸手一碗面,可见吃面在高邮人的生活中占据怎样的位置。现在虽然面价调整到了二块钱一碗,但比较其它早点它还是最美味,最便宜,最便捷的早餐。
早晨,当你看到,路边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正端着一杯酒,就着一碗阳春面一脸享受地吃酒时,你还能说它仅仅是一碗面吗?它已是邮城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满足和幸福!
高邮阳春面,简单,不一般的味道
!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