藁城的历史

家乡区县: 河北省藁城市

藁城历史悠久,西汉元鼎四年(前113)置县(治所丘头),后经历代废置分合,至宋开宝六年(973),建置境界方成定制。藁城县初名“稾城县”,元代改“稾”为藁,遂称藁城县。
历史上县境内建立的第一个县
汉高祖元年(前206),藁城境内置肥累县(治所肥累城,今城子村一带),东汉肥累县省,有县220余年。
县治第一次迁址
隋开皇十年(590)置廉州(治所今藁城城区)。大业二年(606),废廉州。大业三年(607),稾城县治由丘头迁至废廉州城(今城区),为县治第一次迁址。
“七七”事变前的第一名镇
1937年“七七”事变前,梅花镇有550多户,2500多人。镇周围筑有寨墙,四门洞开,镇内设有警察所、保卫社、民国小学。街市整齐,有布市街、棉市街、粮市街、牲口市街,还有明朝时期北京通往南京的跑马道街。各街道有较大的银号、棉店、粮店、煤店、药房、粉坊、染坊、轧花坊、饭铺、杂货铺、澡堂80多处,经常驻有平、津、保等大中城市的豪商巨贾,也有日本客商常来购棉,时为华北闻名的繁华富庶之商贸重镇,亦是藁城第一名镇。
1937年10月12至15日,日本侵略军在该镇制造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大惨案。此后,繁华的梅花镇已是满目凄凉和荒芜。
藁城撤县建市
1989年7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藁城县,建立藁城市(县级)。河北省人民政府9月16日发出通知,公布藁城撤县建市,原辖区不变

 

 

 

 

 

×

 

wangshitong(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