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发绣,一首古老而年轻的歌,“发绣一支花,天下谁不夸;巧手粘秀发,银针飞彩霞”词曲家这样吟诵。发绣,用头发绣制的绣品。头发具有特殊性,坚韧光滑,色泽经久不退。发绣以发代线,利用纯天然黑,白,灰,黄的自然色泽,以及细,柔,光,滑的特性,用不同的针等不同的线法刺绣。发绣白地黑线,适宜绣人物,山水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沉睡已久的发绣艺术在江苏东台复苏,几世绝响的古老艺术重新焕发了青春。
东台发绣又称墨绣,起源于唐代佛教盛行时期,民间信女们将自己的秀发剪下,在绸或绢上绣成如来佛或观音菩萨。焚香膜拜,以示虔诚。用人发代替丝线,是我国劳动妇女的智慧和创造。因发绣不褪色和变形,但技术要求极高,流传甚少。
南宋时发绣《东方塑像》和明代韩希孟所作发绣《弥勒佛》,分别在英国伦敦博物馆和日本正仓院作为珍宝收藏。上海博物馆收藏的唯一发绣《停琴伫月图》,也是韩希孟所绣。到清代发绣已濒临绝迹。东台工艺美术厂的刺绣艺人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运用了滚、缠、接、套和虚实等针法,采用黄、灰、赭、白等多种人发,并利用深浅浓淡之发作为"色线",按图赋色,画绣结合,创造出"墨中有色,色中有墨"的彩绣。所绣的《鲁迅像》、《嫦娥奔月》、《天女散花》以及花卉、动物、亭台楼阁和山水等艺术佳品,在广州出口交易会上首次展出时,客商争相观赏,成为艺术珍品。
1981年,东台发绣在全国工艺品旅游纪念品评比中获优秀作品奖,1983年又获国家外经部颁发的质量优秀证书。1985年天工牌发绣被评为江苏省优质产品。1986年,发绣《寒山寺》在日本展出。因图中碑文里镶有4根头发,上刻有《枫桥夜泊》的诗句。日本观众对在4根头发上刻的28个汉字深有兴趣,排着长队,轮流在显微镜中观看。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