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棉城小吃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论棉城小吃
1.鲎粿
鲎粿潮阳棉城特有的汉族传统名小食,是富有潮阳乡土味食品。外出的游子,学子在外总会念念不忘的味道,一回到棉城总会在下午去鲎粿店里吃。
潮阳何时开始有鲎粿,未有查考,据现在八、九十岁的老人说,幼年时就有鲎粿了。可见鲎粿是潮阳“历史悠久”的小食品之一。
2.肠粉
潮汕肠粉吃起来也和广州的拉肠大有不同,两者不可同日而语,潮汕肠粉分韧和软两种,韧的比较Q滑,软的比较柔嫩。而其中最重点的不是酱汁的不同,广州的大多用的是酱油调制,潮汕肠粉用的是卤汁加香料,而这其中,各家有有个家的不同了。味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3.蚝烙
潮州名食“蚝烙”闻名国内外。蚝烙在清代已风及潮汕城乡,民国初年,潮州城大街状元亭巷有“瀛州酒店”,其蚝烙在潮州最有名。蚝烙需用直径两尺的平底生铁锅,用木炭烧水。每锅投料为海蛎两斤、薯粉半斤,葱花一把,加上少许胡椒粉和水拌匀。然后热火厚油煎至两面熟后,再搭配一些翠绿的芫荽在上面,使色香味俱全。
蚝烙是潮汕的特有小食,在潮汕城市乡村小市集,常有这种小店或摆摊小贩。这种蚝烙,是用地瓜粉溶于水,拌葱珠,在一个平底的铁锅上煎,加上海蛎(潮语叫蚝),再下蛋花,取起蘸鱼露吃。这蚝烙有两种做法,一是农村中比较便宜的做法,就是舀一铜匙的地瓜粉水,向宽口铁锅上一倒,再放下几粒海蛎,就翻一翻取起来,乘热并撒上一些胡椒粉,蘸鱼露吃;一种是把地瓜粉水倒满了整个铁锅,加上蛋拌匀,加上海蛎,下较多猪油,像浮炸一样,使其带脆,卖时在锅里用平铲将它切成几片,按片出售,再炒上一些海蛎加上,这样的蚝烙,价钱较贵,但很香脆蚝有助于明目,又滑润可口,蚝烙又能热胃,寒天人们更喜欢吃。
4.促肉
其实,在潮汕本地,早餐的小吃店的牌子上不是写着这个“促”字,而是写着左边一个“火”字,右边一个“足”字,没错,这又是潮汕人自己编造的字,但我觉得编得特别有意思。这个促肉,要做得好吃,火力一定要足。呵呵,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会意字哟,希望某天能进驻到新华字典里。
再回来说说这个促肉(打不出那个字,只好用这个字代替):
肉是绝对要讲究的,一定需要是上等的里脊肉,会在冰箱里冻上一小会儿,然后用锋利的刀一片一片,按照肉的纹理切好。一个促肉店的生意好坏,这个切肉的人起到了最关键的作用。肉,汤水决定了这个促肉的好坏。肉非常地柔嫩,汤水清香爽甜,真的是吃瘦肉片的最好最上等的享受!
5.牛肉粿条
牛肉粿条对于潮汕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的食物了。是潮汕地区出名的美食,潮州人简称:牛肉粿,一般都喜欢吃炒的,在潮汕地区和珠三角的潮州牛肉店都可吃到,鲜绿的芥蓝,加入嫩嫩的牛肉片,还有那入口滚烫的粿条,绝妙的搭配,营造出让人念念不忘的口味,真是美味可口。粿条是类似河粉的一种粿类,在潮汕大多是米浆做成的。
潮汕城镇集市,乡乡里里,开店摆摊或沿街贩卖的很是普遍。因其方便适口,价钱便宜,青壮老少都喜欢吃,是三餐之外的一种最普及的小食。
6.肉圆仔
肉圆仔,被潮阳人视作团圆吉祥之物。逢年过节,尤其是除夕围炉,欢庆新春之时,肉丸仔是家家户户必做的菜肴。如今家庭制作肉丸仔,求精求营养,除了以土豆、甘薯粉作为主材料外,还会加入肉丝、虾米、蛋丝等,吃起来格外可口。这款肉圆仔有两种制作方法,除了用土豆外,还可以用豆腐做为代替。煮熟后,肉圆仔表皮细腻油滑,肉块精白分明,香味四溢。蘸上蒜泥、辣椒酱或芝麻油等佐料,美味无比。或者可以直接切片煎至金黄来吃。非常美味哦,忆起家里刚出炉的肉丸子,那一口的Q滑香软,那无与伦比的美丽。。。。
7.韭菜粿
韭菜粿皮薄,都能看到里面翠绿的韭菜,吃起来又香又软,皮还有些弹性! 用粘米粉加些玉米淀粉,韭菜,花生油等做成。都是满满的韭菜粿控的思念啊!!!说到这里,连小编都忍不住想吃了。

 

妍铿(2015-04-0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