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马河简介
拒马河是河北省内惟一一条长年不断的河流,为北京市五大水系之一,大清河支流。发源于河北省涞源县西北太行山麓,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套港村入市界,流经十渡风景区、张坊镇、南尚乐乡。在张坊镇张坊村分为南北两支。北支为北拒马河,流经南尚乐乡,于二合庄村东出市境,至东茨村以下称白沟河,在白沟镇与南拒马河汇合入大清河。
图为南拒马河北河大桥段风景。据传说,拒马河过去水大流急,如巨马奔腾,故此得名“巨马”,后渐写作“拒马”。悠悠拒马河,承载了很多定兴人儿时的记忆与剪不断的乡愁。
河流源头
位于县城南侧,河溪纵横,白杨绿地。可戏水、摸鱼、篝火、烧烤、休闲、纳凉极理想。拒马河的源头。泉水从涞源县城涌出地面,涌水量3m3/秒,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泉。源头一侧的"兴文塔"始建于唐天宝三年(744年),是世界上唯一的斜刹塔,由唐代铸钱作坊捐资建造。 国宝阁院寺 位于县城中部。又称阁院寺文殊殿,是世界最古老的、保存最完好的土木建筑,建于辽应历十六年(966年),设计精巧,古朴大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字由来
在河北省地图上,东经115度25分,北纬39度42分的地方有一条回旋曲折的河流,它就是拒马河。
水经注载:“拒马河源于代郡广昌县涞山”。即如今的涞源县。为什么叫拒马河呢?《涞水县志》载:“晋刘琨守此以拒石勒”。刘琨是晋朝将领、诗人,字越石,河北安国人,少时与祖逖为友。祖逖,字士雅,也是晋朝将领,河北涞水县人。据《晋书祖逖传》说:“祖逖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晴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 恶声也,因起舞。’”“闻鸡起舞”这一成语即由此而来。
石勒羯族将领,在公元308年至318年,曾率十万大军从太行山区攻掠河北内地。 抗拒入侵兵马。因此,这条河流被称为“拒马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