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了朱家村,我们来到朱家小学。70高龄的朱让芝等村干部已等候多时。下午4时起,我们跟着村干部的脚步,走马观花了朱家村的古村巷、古民宅、古林木、朱氏祖陵以及风景如画的海康湾红树林……
朱家村,古称周家村,坐落在雷州西南部50多公里的北和镇西北部,西北面临海康湾。朱家村是高雷地区朱氏迁雷始祖村,始建于宋代,有着800多年历史。明永乐年间,祖籍福建莆田县朱史巷村的朱发御授雷琼兵备道。卸任后定居雷州朱家村,拓基立业,繁衍生息,村民人口已有近一千多人。朱发公生有七子。七子延后经年开枝散叶,分布于高雷琼桂各地近百条村庄,至今子孙发展到6万多人。
朱家这条古村落,历经宋、元、明、清近千年的风雨至今,留下不少文物古迹,彰显厚重的文化底蕴。10多座明清古民居、一座清末碉楼、70多尊宋、明、清代的造型生动各异的石狗遍布村街古巷里。历史悠久的宋代古庙境庙,坐落在朱家村的外围丛林间。林坡田野上,散置着几十组上千年的牛拉古石碌压榨机,彰显着古村的古色古香和岁月的悠远。
朱家村至今留下10余座明清古民居,最典型的要数三进门的四合院豪宅“谷诒居”。这些古宅老屋颇具明清古建筑装饰艺术风采,木雕、石雕、灰塑、陶塑,令人目不暇接。木雕用于古民居的梁构、外檐、门簮、漏窗、隔扇等装饰;石雕用于修饰大门、柱础、狗洞、窗户、檐下的斗拱等处,石雕枪眼精刻成“小葫芦”,天井去水孔也凿成古钱图案;灰塑着重于建筑物上色彩的“描”与“画”,在屋脊、山墙、檐楣、照壁、门额等彩描出山水、花鸟、书卷、宝瓶、文房四宝;陶塑应用于古民居的漏窗和滴水,素烧或彩釉,釉光色艳。朱家村的古民居装饰,普遍运用直观、隐喻、谐音、引申、移情等手法来表现吉祥瑞庆。
古碉楼位于朱家村东北角,始建于清末民初,建筑面积164平方米。古碉楼由两座碉楼、三幢房屋组成,呈正方形布局,双碉楼设在正方形布局的对角。碉楼为砖墙,方形,长宽各5米、高12米且分四层,每层四周有枪孔。四方围墙的墙壁也嵌有枪孔。建筑物屋顶绕有跑马道,庭院中间有古井一口,形成水型城堡。碉楼原是绣楼。朱家村临海靠近北部湾,清末民初时期村民备受海盗土匪侵扰掠夺。为遭受外侵时进行自卫和避难,村民遂建具有防御避难功能的碉楼。这对于当时社会治安状况、古代防御工事建筑有着实物资料研究的重要价值。
穿过海边木麻黄树林,踩着千亩虾塘的红土田埂,我们来到村北边的朱家湾。在海堤码头乘船,我们沿着朱家湾顺流向西,奔向海康港,一路观赏朱家海湾的红树林带、群鹤云集、汪洋海上落日圆的壮观景象。朱家海湾的红树林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岸线长5公里,面积4000多亩,海面开阔,光热充足,港湾深入内陆,长年风平浪静,海水污染程度低,理化性质稳定,滩涂淤泥肥沃,适宜红树林生长。红树林连片自然种植,多达12种,树冠茂密,木古茎苍,盘根错节,嶙峋如虬,千姿百态。湾内涨潮时,树冠隐于碧海之生,却见群鸥起舞,万鹤翱翔,鱼虾嬉游,渔舟唱晚。
朱家海湾连接一条六公里多长的大海沟,自东往西蜿蜒而去,路过海康港,注入茫茫北部湾。朱家海湾变幻无穷,涨潮是汪洋大海,落潮成一条大沟。海潭大沟的北边是企水的望楼、海尾、英楼,南边是北和的朱家、石头、洋家、北港等村庄的万亩虾塘,犹如一张铺开的巨大水网,网住村民靠海吃海的希望。海湾潭沟,上千亩红树林,景色迷人。
传承文化看祖陵
走进朱家村,穿过村文化大楼广场,我们来到坐落在村东坡的朱氏孝祖文化景区。扑面而来,远远就望见朱氏祖陵石碑坊耸立在景区大门前。牌坊全用青石雕刻组合,设三开门,总高5.9米,宽10.06米。坊额正面“朱氏祖陵”、背面“德荫雷琼”、对联“勋名昭海邑祖德流芳贻后世,宗派衍雷阳诗书传世耀千秋”,均为阳雕行楷黑色字,气势恢宏,蔚为壮观。牌坊前面是用水泥铺设了面宽46.99米,进深31米,占地面积1457平方米的陵园广场。牌坊后面是用青石板铺设的祭祀广场和种有松柏花草的花圃。
朱氏祖陵是朱氏祖先的墓群,自明永乐年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内有6座保存较好的古墓,其中葬于明永乐二十年(1422年)的朱发是朱氏迁雷始祖。朱氏祖陵墓葬形制独特,墓群保存完好,是研究湛江雷州古代葬俗和雷州朱氏过移发展史弥为珍贵的史料。2010年12月,朱氏祖陵被列为湛江市文物保护单位。朱氏后人朱让芝介绍,陵园坐东南向西北,地势居高临下。前部分为长方形,后部分呈扇形布局,面宽46.99米,进深64.9米,面积3029平方米。四周圈围石栏杆,周围有十多棵是始祖从莆田移植过来的虹齿树林(已列为国家保护古树林),群绿拥翠,幽静肃穆。
为了把朱氏祖陵建设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基地,朱氏祖陵管理小组募捐投资建起颇具规模的文化碑廊,辟出民族孝文化教育的孝道园景区,设孝门、孝道、孝经文化墙等。下一步,朱家村将建成“二十四孝”群雕、十恩广场、孝道树林区、孝园大道及古村落风情景区,以扩大朱氏祖陵的文化影响力。
在朱家村,小小的古村落浓缩了历史文化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令人叹为观止。古宅、祖陵、古树、红林、海景,融合成一幅古朴悠久、自然天成的乡村画卷,让我们信步走进去而流连忘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