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蓼(liao)花糖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里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汉族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于明代已有生产。原名辽化糖,清代改为蓼花糖。其用料为江米、芝麻、白糖、饴糖等,经制坯、膨化、成型等三十余道工序制成。
历史
1900年,八国联军进攻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来西安,地方官员把燎花糖作为名贵食品敬献给皇室,慈禧吃后凤颜大悦,她见燎花糖酷似昔日在草原上见过的一种蓼花,从此便改用同音的“蓼花”为名,一直沿袭至今。
制作方式
最初是把吃剩的江米年糕捣烂,用油一炸,使内部蓬发,体积变大,吃起来酥绵香甜,又洁白似雪,人们便称它为“棉花糖”或“雪花糖”。后来有人给“棉花糖”的表皮裹上糖稀或蜂蜜,沾上一层芝麻,吃起来更加香甜,食者交口称赞“燎得太”,(关中方言,好得很的意思)故又称“燎花糖”
蓼花采用糯米,香芋、芝麻麦芽、生油等,通过二十道工序制成。兴宁市糖果厂生产的蓼花,形成条状,外面有银色白色花絮,松脆异常,酥香可口。
传说
传说在清代乾隆年间,咱晋江英都的举子洪世泽考中博学后,到武英殿纂修志书。乾隆皇帝常常亲临指点,君臣感情融洽。有一年乾隆皇帝生日,洪世泽用家乡的蓼花作为礼物敬献上去。乾隆皇帝见“米香”染上红色,引人注目。拿起一尝,果然松脆、香美、可口,不禁赞声不绝。当他得知这是洪世泽家人自己制作的,当下便将蓼花定为宫廷茶点,让洪世泽家人传授手艺。从此原本普通的蓼花便大受欢迎。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