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娘·锡绣传人赵红育
说到“绣娘”,人们就会联想到纤纤的彩绣、纤纤的玉指和纤纤的情态。而我在江南无锡就见到了一位这样的绣娘,刺绣艺术家,她的名字叫“赵红玉”。
从江南水乡的一位美丽绣娘,到中国锡绣大师、再到国家非遗锡绣传人,赵红玉走过了40年的绣娘--锡绣大师--锡绣传人之路。
赵红育大师的资料
15岁的赵红玉,拜师无锡著名老艺人华慧贞学习锡绣,3年后进入无锡市中华绣品厂设计室,1979年后调入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专门从事锡绣艺术的创作研究。赵红育是个有心人,在锡绣前辈的指点下,她勤于探索,勇于实践,进所不久,便由于在绣制《月季绶鸟》和《八十七神仙卷》这两幅作品中的出色表现而崭露头角。现红玉大师的锡绣工作室在无锡惠山脚下的惠山古镇上,宝善桥边下河塘畔一个古色古香的三进小院落里。
赵红育大师获得的荣誉称号及表彰
1984年,赵红育随团出访日本,她精湛的精微绣技艺演示,经17家新闻媒体报道后,在东瀛引起轰动,一些人甚至以为赵红育具有特异功能,拿着放大镜照她的眼睛和手,神奇的现代锡绣“精微绣”一时名声大振。
目前赵红玉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锡绣传承人,锡绣第四代传人,无锡精微绣创始人之一,无锡���微绣唯一传承人。她以87套针法将锡绣双面精微绣推向了最高峰,所绣《丝绸之路》被收藏于中国工艺美术珍品馆,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被载入吉尼斯纪录。
2007年6月8日,无锡市赵红育锡绣大师工作室获得国家文化部颁布的首届文化遗产日奖。
2008年无锡精微绣作为苏绣的扩展项目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红育成为这个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个人感悟
光靠勤奋是不够的,关键是天赋;
做手艺不能指望别人;
创新并非自我否定;
锡绣,时光沉淀的奢华!
关于·About
能力秀主页地址:http://www.wm23.cn/yxsynocol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5854903.html
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3789435964
新浪主页:http://weibo.com/synocol/home?topnav=1&wvr=6
能力秀互粉学习交流Q群:224070492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