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城东30公里处有一座宛若初绽莲花的巴达玛图山。远望此山又仿若羊蹄状,故汉族人又称羊蹄山。羊蹄山的南麓有一古刹遗址,这便是闻名遐迩的小马王庙(俗称小庙子),蒙语称做巴达玛图索木。这个村落,虽然仍叫小庙子嘎查,但当年的庙宇却已荡然无存了。
这座古庙已有200多年历史。从雍正六年或七年(1728年或1729年)开始建筑,建庙期长达13年之久,清乾隆六年(1741年)正式落成。整个庙宇占地11.2万平方米,有8座独宫,鼎盛期有喇嘛500人。清朝时,这里曾属正黄旗管辖,它是黄旗著名的“五大庙”之一。
昔日,时局动荡,兵燹匪患,日寇入侵,人民遭受涂炭,也给古庙降来灾难。特别是由于缺医少药,疫病流行,喇嘛大量死亡,如1942年的伤寒大流行,就夺去四、五十名喇嘛的生命。因此,喇嘛人数锐减,到解放前夕全庙喇嘛已不足百人了。
该庙建成初期,曾拥有草滩5万多亩,分布在庙宇的四周。东起四台坊乡的杨海城村,西至范家村乡的邢家村,北起该乡的察卜淖村,南至十八顷乡的三十顷村,在这广袤的牧场上饲养着上万头牧畜。
嗣后,由于外来开垦者与日俱增,对该庙生计造成影响。庙的住持者为了防止滥开草场,便采取集中让地的办法,再后来用卖牲畜的钱从周围买回360顷可耕地租给汉族农民耕种。庙方以地租作为庙内喇嘛的生活来源。该庙依山峦,傍清泉,面平川,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离庙数里之外可看到庙脊的塔尖上金光闪闪的铜质仙鹤。进入庙区后更会被巍峨的寺庙、庄重的白塔和逶迤的高墙所构成的景致深深吸引,整个庙宇雕梁画柱,富丽堂皇,气势宏伟而壮观。 www.xtfj.org
小庙子的建筑群体具有综合功能,殿堂建筑为藏式、蒙古式两种结构,分八大学科。建筑结构与布局具有相当的文化内涵。庙宇建筑宏伟之首为“莲蓬寺”,它是一个三层古楼,底层有49间房屋,正殿内有36根大圆柱,大圆柱用36幅大地毯围裹着。大殿正中供奉着“几喇嘛”的塑像,前廊下的大门左右各有一个“好日劳”(安在木质十字架上的4只内装经卷铜桶,供喇嘛和进香者祈祷时驱动旋转的祭器)。二楼门首悬挂着由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莲蓬寺”三个大字的牌匾,正殿中央是释迦牟尼的塑像,左右是“十八罗汉”塑像。三楼有一个牛头神降伏女妖的塑像,这是按神话故事雕塑而成的塑像。山门是一个四间大的过庭,两旁是6米高的四大天王塑像。山门内东西各有一个10米高的钟楼和鼓楼,门前东西分别竖有一根14米高的旗杆。大门西侧有4间大房,内有4口2米直径的巨型铁锅,每口锅可煮3头牛千斤米的肉粥,供举办庙会或庙内举行某种仪式时对游人供餐之用。寺院地面是用方砖和卵石拼成的图案,正殿七级石阶下有一大铜鼎。大殿正面三个大门,中间居大,东西方还各有一门。寺的左右各有一座10米高的白塔,塔顶有铜质日月顶。塔下各有一小房,内有木质制成的“好日劳”。 本文来自邢台佛教网
莲蓬寺的西北角由南而北依次是久达布独宫、王独宫和赛好斯独宫,分别供奉着杜穆切喀画像、释迦牟尼塑像和巴达玛忠奈塑像。在赛好斯独宫内还分别排列着虎、豹、狮、象、狼、牛、马以及类似野人的泥塑,故此庙又有七狼庙之称。在“久达布独宫”的东南角有两间伙房,内有两口1.5米直径的铁锅,每口锅可供200人用饭。在赛好斯独宫的东北角则是供奉丁可儿佛的丁可儿独宫。丁可儿佛有4头24臂,铜铸而成。正门门首挂着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仁化寺”三个大字的匾额,桅下前廊也有好日劳,此寺是二层古楼,寺院东南隅又有两间伙房,内有两口1.5米直径的铁锅。紧挨伙房的是看守寺院喇嘛的两间卧室。
在丁可儿独宫的正东是玛布独宫,其正殿是向能塑像。东西墙壁上绘有五百罗汉的画像。此庙也是二层古楼,是研究医学、培训医生的场所。
在久达布独宫的左右两侧还有两个庙:东侧是古希格独宫,大殿正中的神台上也是“几喇嘛”塑像;西侧是得勒海独宫,汉族称之为奶奶庙。
在莲蓬寺的东侧是由两个院落(东院三间房,西院九间房)组成的活佛行辕。
1957年10月,青海的活佛热哈(传说曾是小庙子的第十三代活佛)曾绕道北京来此巡视,在该庙停留一个多月。时值隆冬,镶黄旗、正蓝旗和正白旗等地僧俗闻知后,不顾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数千人络绎不绝前来朝拜,敬献礼品。
活佛行辕门前和莲蓬寺背后分别是莲蓬寺的庙仓(俗称大仓)和仁化寺的庙仓(俗称二仓),其它各庙无仓。庙仓是庙内的生活设施和储藏财物的地方,各仓均有捏日巴专门负责总务管理。
整个庙宇的建筑、绘画、雕塑反映出我国当时劳动人民高度的智慧和精湛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小庙子珍藏的经典种类较多,各式各样经卷是该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藏有各个时期、各个地区、各种版本的经书470多部(册)。这里每年有三个庙会:一是农历正月十四,一是农历六月十四到十五。这两个庙会均在莲蓬寺大门前分别举行一到两天。庙会期间由庙内喇嘛身着舞装,头戴动物面具,跳着古老的民族舞蹈并有古老的民族乐器伴奏。蒙古族称之为“查玛查玛纳”,汉族称之为“跳鬼”。这两个庙会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另一个庙会是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八在得勒海独宫(奶奶庙)举行。届时,周围三四十里的汉族百姓从四面八方汇集而来,上供祭神,祈求奶奶早日送子并保佑儿孙长命百岁。
每次庙会都是各方商贾云集,人群如潮。商贩摊点鳞次栉比,货物琳琅满目,熙熙攘攘,十分热闹。这样不仅促进了贸易往来,物资交流,而且密切了蒙汉民族之间的情感,增进了友谊。
这座古庙在旧社会的凄风苦雨的摧残下,日益走向没落、衰败。解放后,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阳光使它逐步复苏,喇嘛中消灭了剥削压迫,社会地位得到提高,物质生活有了保证。三喇嘛普洛布被选为县、河北省人民代表参加管理国家大事。由于古庙和喇嘛获得了新生,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又有10多名蒙古族子弟自愿进庙当喇嘛。
清朝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该庙经济收入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寺庙属民牲畜的自然繁殖及畜产品;寺庙向牧户放“苏鲁克”和向农户出租土地所得地租;从事畜产品商业贸易获取的收入;以布施施舍等形式向信徒索取的财物。
1959年前,该庙有土地300多顷(不包括香火地数量)。小庙子附近的十八顷村、三十顷村的名称,就是来源于从小庙子租地的数量。西平山以东为香火地。1959年,巴达玛图庙进入高级社,小庙子为生产大队,废除了喇嘛的封建特权,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成立了喇嘛生产队)。对无依无靠的喇嘛,国家拨款给予生活补助或实行“五保”。
就在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深入贯彻,喇嘛们正在充分享受宗教信仰自由的时候,在中国大地上刮起了“文化大革命”的“红色风暴”。1967年,内蒙古医学院的11名红卫兵窜来商都给这座古庙带来了厄运。他们煽动大破“四旧”,大刮“台风”,并亲自动手拆庙,数以百计的大小铜像、铜顶和470部经卷被当作“四旧”废品卖掉,庙中大量塑像和绘画被捣毁,拆下的数千立方米木材被瓜分,高大挺拔的古树被砍伐,就这样一座具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古迹荡然无存了。
在这场运动中,有30多位喇嘛的财产被抄,有20多位喇嘛被批斗、隔离、蹲牛棚,其中2位喇嘛被批斗致死,1位喇嘛被判刑蹲监。“文化大革命”运动给喇嘛和信教群众带来了巨大的创伤,不少喇嘛和牧户投亲靠友异地搬迁,到1976年小庙子的喇嘛仅存8位。正常的宗教活动被迫中止,但群众的佛教信仰却没有停止,他们仍悄悄地在家中拜佛。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一些喇嘛和信教群众的一再要求下,小庙子嘎喳把当时拆庙后在莲蓬寺旧址上建起的14间办公用房归还了喇嘛团体,默许了喇嘛的集体佛事活动,为日后恢复宗教活动提供了场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1984年,商都县委、政府开始落实小马庙(小庙子)的宗教场所问题,并拨专款修建了莲蓬寺。又经县政府批准后,县民族宗教管理委员会为小马庙宗教活动场所发放了“许可证”。加木斯仁、巴图苏和、尔兰布尔、巴拉登敖斯尔、马格斯尔、乌登日嘛玛、沙跃嘛玛、伊德胜、扎布、崩达、海军、单巴,还有经自治区佛教协会乌兰活佛接收并给予文字手喻的吉木牙道尔基等13位喇嘛常驻寺庙,从事佛事活动。沙跃嘛玛将在“文化大革命”拆庙时隐藏到自家住房(藏式房屋)墙壁中的原始轴画主供佛像拿出来,重新供奉到恢复后莲蓬寺正殿的中央,所有喇嘛都将自己保存的各种法器拿出来放回寺庙。小庙子嘎查也将留存下来的鼓、号、餐饮器具返还给喇嘛,将留存的大锅、无字碑、石碑收集到场所院内。散失在周围乡村、外迁牧户和喇嘛手中的石雕、花瓶等物件也大多送还到寺庙。由巴拉登敖斯尔任住持,小庙子恢复了正常的宗教活动,寺庙的香火延续至今。 www.xtfj.org
随着全县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委、政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大力支持发展民族宗教事业。1996年,县、乡两级财政投资10多万元,对小马王庙宗教活动场所进行修缮,修建了山门,围好了院墙,并在小庙子嘎查成功地举办了全县首届民族文化艺术节。改善喇嘛的生活待遇,从1985年开始,喇嘛的生活费用纳入县财政预算,现在每人每月按150元的标准发放。庙内现任住持加木斯仁已是八十高龄,仍担任县七届政协委员(六、七连任二届),参政议政,充分显示了县委对宗教人士的尊重和重视。此外,祭脑包活动做为一种民族习俗被固定下来,成为当地一项重要活动。每年六月十三,嘎查都要组织牧民,开展盛大的祭祀活动,邀请县、乡两级主要领导、统战部、民族宗教局及有关科局的领导参加,由庙内喇嘛主持祭奠仪式,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兴旺发达,场面十分隆重。
小马王庙虽历经百年沧桑,没有了昔日的辉煌,但仍是当地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为保证群众宗教信仰自由,加强民族团结,构建和谐社会发挥着重要作用。(巴图索何乔金良巴拉登丹巴伊德申忆述张景三整理。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luszidea
我的新浪微博主页: http://weibo.com/3211507193/profile?topnav=1&wvr=6
我的新浪博客主页: http://blog.sina.com.cn/luszide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