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立(968~1042),字挺之,北宋怀州修武县七贤乡温泉里(今修武县方庄镇北孟村)人。苏立出自农家,父母早逝。但他志向慷慨,抱负远大,致力读书,不治家事。宋真宗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辽军大举南侵,深入宋境,黄河以北盗贼乘机群起。时年36岁的苏立,散尽家财,集合乡曲子弟,结以信义,捍御群寇,修武因此得以保全。时有将军北征,苏立入军门求见,与语兵事,将军相见恨晚,遂召为幕僚。宋军到达中山不久,即遭辽兵围困,苏立献计,辽兵败走。宋真宗闻讯,召试赐第。初任符离县尉,他整顿营务,训练乡勇,一年之内擒获盗贼70余人,至此合境安宁。不久改任河清主簿,体恤民情,多著善政。又迁遂州录事,参军本道。后擢为大理寺丞,知大名县事,旋任通判州事。入朝,拜为太子中舍。苏立虽为文官,但生性果敢,颇有智略,朝廷以其素善武事,加习边务,遂改为武职,由供备库事使官至右旗骥副使,同提点湖南、两浙刑狱公事。晚年犹有拼杀疆场之志,终因年老多病不得如愿,常引以为憾。庆历二年(公元1042年)十月十二日,苏立卒于长沙官舍。两年后,归葬故乡祖坟。
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曾为苏立撰作墓碣铭,最后铭文说:武以遏乱,文以制治,要在安人,皆男子事。武威文法,公实兼之,盗销吏暇,良愿作帅师,作牧大州,人臣美事,起家布衣,非贤孰致?政优誉洽,荣哀始终,昭明垄隧,垂著无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