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
招商引资取得大突破
双合镇在鹤山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并镇(合并合成镇)为契机,围绕“农业立基,工业兴镇”的发展思路,积极实施强镇富民战略,取得了一定成绩。2003年镇一般预算收入515.3万元,比上年增长20.8%,这个指标与鹤山财政收入超千万元的镇相比,还是相对落后的,但和自己比,每年财政收入都能以两位数增长,应该说看到了双合的希望。正是由于抓住了招商引资这个工作重点,才推动了经济网站增长。如2003镇新引入项目11个,增资项目1个,计划投资9730万元,已到位资金8750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其中有鸿辉家居用品厂(占地100亩,新建厂房1万平方米,总投资2500万元)、富兴木业有限公司、建华特钢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民资企业落户双合,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2004年引入招商引资项目7个,计划总投资9300万元,比03年同期增长1倍,其中有:来自南海的商人董先生计划投资4000万元办纸厂,已购地120亩;开平商人董先生计划投资1500万元兴办木器厂;还有旅美商人周先生计划投资1000万元开办五金厂,生产剪草机配套设备;福建商人洪先生计划投资800万元生产电光源系列产品等等。
双合镇现有企业20多家,以木制品、五金加工行业为主。今年以来,受国际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曾一度出现经营困难,但通过调整经营策略,开拓业务,加强管理,增资扩产,促进了企业的发展,确保了工业健康成长。2008年,全镇实现工业营业收入4.5亿元,比增45%,工业总产值4.56亿元,比增42%;税利1900万元,比增33%。上规模企业工业产值3.21亿元元,比增72%。增资项目1个,投资300万元。全镇没有出现停产企业和拖欠工资企业。
农业生产再发展
双合镇认真贯彻了中央关于“多予、少取、放活”的精神,以调整农业结构为主线,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03年全镇的粮经比例为2.5:7.5,粉葛、花生、水果、糖蔗等本镇的主要经济作物全面增产。03年镇信用社存款余额增幅为鹤山市第一。目前已有外商看好双合镇的前景,在双合购地建商住楼,预计商铺住宅楼达1.3万平方米。为配合外商建商铺,镇计划在镇府前面规划15亩地建广场。
2008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8亿元,比增15%;社会总产值7.4亿元,比增15%;地方一般财政预算收入1190万元,比增24.5%。自1995年以来,已有来自顺德、南海、番禺、中山等24家外地投资者落户口双合镇,开发“三高”农业,逐渐形成一个品种多元化、规模集约化、管理规范化的“三高”农业新经济体系。全镇种荔枝龙眼达12000为亩,养殖优质和四大家鱼2000亩,生猪存栏量2600多头,并涌现一批三鸟饲养专业户,白鸽饲养专业户口。现双合镇还有坡度在25以下的山地20000亩可供开发。可利用开发的项目有:连片开发山地种植优质荔枝、龙眼、珍稀水果及发展畜牧饲养业,可就地开发农产品深加工,如荔枝汁、桂园肉等2008年,双合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2亿元,比增22%;农民人均纯收入5908元,比增7%。总体来说,农业生产比较稳定:一是粮食生产持续增产,全年水稻种植面积2.5 万亩,比增4588亩,但由于受到天气的影响,亩单产与去年相比有所降低,为375公斤,同比减2公斤。二是经济作物保持稳产,主要大宗作物荔枝、龙眼、粉葛产量保持稳定,但整体价格比去年高,蔬菜、瓜类作物整体稳定。三是畜牧业生产有较大发展。由于克服了受去冬今春禽畜病情的影响以及今年肉鸡和生猪市场价格较为乐观,全镇畜牧业生产健康发展。目前全镇养鸡专业户突破200户,养猪专业户超90户,养鹅专业户有95户,初步形成了规模养殖。
交通
双合镇内交通网络基本完善,省道肇(庆)--开(平)线二线水泥公路南北贯穿全镇,正在兴建的“双和”一级公路(鹤山市共和镇至开平市人和圩)东西横跨双合镇,佛明高速公路出口距双合镇仅20公里,镇与村、村与村之间已全通水泥公路。
双合镇与周边乡镇共有5个出口,分别是双合到宅梧13公里,双合到苍城20公里,双合到水台10公里,双合到更楼18公里,双合到合水20公里。
基础设施
五年来,共投入基础建设资金1513多万元,交通、水利、城建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有所缓解。交通方面:“双和”公路全面动工,完善了双合镇各村委会之间的交通网络,实现了村村通路,新建通村公路5公里,完成硬底化村道6.7公里。
水利方面:修建水库9座,新建和改建灌溉工程15宗,村级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3.5%。城建方面:加快以华城墟为中心的新墟镇建设,街道两旁安装好路灯,兴建了中心幼儿园、电信楼、村委会扶贫楼、商住楼,完善了双合墟镇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
能力秀:http://wm23.cn/traitor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4506890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