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石”地名的来历
“双石”是合成镇境内的一个地名,南距镇府6公里,现在是双石管理区所在地。由于是合成的中心地方,合成农场建场初期的1963年——1977年,场部就设在双石。双石有小学一间和茶厂、机修厂、粮食加工厂、木场、商店等,常住人口近千人。“双石”这一地名,据说是清朝顺治年间,有位外来的风水先生在此择地建庙,建成后,见庙的左侧有两块同样大小紧紧相连的大石,即把此庙取名为双石庙。后来这个地方一直都称为“双石”。
合成墟的来历
合成墟地处合成镇境内西北端凤凰山下,东南距镇府7公里,西连新兴县,北邻高明市,是三县交汇地的小圩集。圩集内一条街道由东向西延伸,有店铺30余间,常住人口200人,有商业、银行、医院、学校、逢农历二、五、八日为墟期,商贸兴旺。此墟建于1927年,当时是由鹤山、新兴、高明三县商人合股集资建成,因而得名“合成”。
双合百姓源流
合成这幅地,在元朝之前是一片苍凉、渺无人烟的荒原,时至明代初(永长年间)才开始有先民迁徙到云宿山北麓以西一带的山野开村定居。在明永乐及弘治、万历、崇祯年间,先后有南迁的先民落居在合成这块沃土蕃衍生息。当时是以自发性的一姓一族的迁徙,有麦、钟、梁、苏、吴、陆、叶共七姓,这是第一批入迁的先民。
清朝年间,原生活在梅州市梅县区、兴宁、五华和龙川、河源、惠阳、惠东以及粤北南雄、始兴的一部分客家人和当地人,南下现合成地区恳荒,当时有刘、陈、何、胡、黄、邓、温、钟、林、徐、石、周等29姓,这是第二批迁徙先民。他们大多数是在清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亦有少量是民国初年,迁来现合成在区分散开村定居。时至今日,合成(除归难侨村点之外)建村有42条,姓氏有36个。
能力秀:http://wm23.cn/traitor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64506890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