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人生的根本需要之一;儿童玩具业,是一个充满竞争、充满利润、充满魅力的巨大市场。
勤劳聪明的汕头澄海人,创造出会做出各种表情、能歌善舞还会背诵唐诗的机器人,能上天下水、既可飞上千米高空又能做螺旋下降等特技动作的玩具飞机,把小玩具做成了大市场。目前,汕头市澄海区有玩具生产企业30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多人,各系列玩具工艺礼品花色品种5万多个,年创产值120亿元。玩具礼品业已成为澄海最大支柱产业,其产值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四成,并且以每年30%的速度递增。全区玩具工艺礼品外销达70%以上,占全国玩具出口量的9%,产品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澄海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玩具礼品生产基地之一。2003年,汕头澄海被授予全国惟一的“中国玩具礼品城”称号。
澄海是如何摘得“中国玩具礼品城”这块金字招牌的?澄海为什么能把玩具作为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呢?玩具选择了澄海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玩具礼品业能在澄海兴起,有着历史和地域方面的原因。澄海玩具协会会长郭卓才介绍说,素有“海滨邹鲁”美称的潮汕地区,人文历史悠久,民间艺术丰富。澄海人多地少,要找生活出路,就有了手工制造业。种田如绣花,造就了人们的心灵手巧,小塑料生活用品、小玩具、小礼品,都制作得惟妙惟肖、讨人喜欢。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还是手工开发模具、家庭作坊生产,造型小工艺简单,主要销往庵埠、义乌等地小商品市场,澄海“玩具之乡”由此得名。改革开放以来,澄海发挥侨乡和毗邻港澳台、东南亚的优势,引进资金、设备、工艺和技术,开始了生产过程由手工到机械、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玩具业也带动了机械制造、模具生产、零配件加工及设计、包装、销售、运输等相关行业的兴起。90年代后,澄海玩具业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下迈入快车道,不仅自身发展迅速,而且形成以玩具礼品业为中心环节的产业链条和相辅相成的产业集群,加速了城区工业化的转变。进入本世纪以来,随着品牌战略的实施,企业重视管理、技术和产品创新,竞争力大大增强,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澄海品牌都深受欢迎,也充分显现了“澄海军团”的整体实力。纵观澄海玩具业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六个字:“天时、地利、人和”。
自有品牌创天下
澄海玩具业能够做强做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有着别地区和其他企业群无法比拟的优势。郭卓才会长身为超亿元产值的骅威集团的董事长,说起本行业发展的优势如数家珍:一是民资民力、自我积累。澄海的数以千计的玩具工艺厂家,95%以上是个体私营企业,都是靠自我积累、滚动发展、逐步壮大起来的。像赫赫有名的广东奥迪,演绎的就是创办人子承父业,雇几个人在家庭作坊里用两台手动注塑机生产几分钱一个的小喇叭,十几年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故事。这样的企业成本低廉、机制灵活,而且投资少、见效快易于发展,近年来吸引了400多家原来从事纸品、五金等行业的民营企业转到玩具礼品业行列。这种“草根经济”发展特点,容易形成产业集群,配套能力也强。
二是自主开发、自有品牌。澄海玩具业既不同于珠三角地区的来料加工、贴牌生产模式,也不同于上海国有企业,而是走的自创品牌、自主开发新品的路子。郭先生说做自有品牌利润要比贴牌高出百分之三四十。奥迪总经理助理罗育民告诉我们,公司2005年逾2亿元的销售额,90%来自自主创新品牌。为了使产品功能、外观、构造、玩法等均有创新,奥迪专门从香港高薪聘请专业设计人员,在广州设立创意设计部和开发工程部,每年用于新品开发的投入超过1000万元,每年新增专利100多项,至今已获得国家专利授权700多个。不仅是奥迪,在汕头澄海,玩具礼品业已获得和实施专利1400多项,每个月都有数百个新产品问世。
三是分工协作、专业配套。经过十几年的滚动发展,澄海玩具礼品业已逐步形成了一个拥有注塑、吸塑、搪瓷、拉伸、压延、复合发泡、中空成型的生产方式,印刷、喷涂、电镀、包装等工艺齐全的生产体系,原料供应、模具加工、成型组装、装潢包装、产品销售、运输专业化一条龙的生产格局,大中小企业相互分工合作的协作条件。由于分工协作、专业配套,有利于合理配置资源、促进规模发展,也大大缩短了运营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四是多元并举、直面市场。华侨众多、侨亲实力雄厚的优势,为澄海玩具业拓展国外市场提供方便。70%以上的玩具礼品通过华侨牵线搭桥出口东南亚,或通过香港销往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玩具出口已从过去由“三资”企业出口、外贸企业收购出口为主转变为企业自营出口为主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